当量定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法国人费歇尔制定了早期的酸碱化合当量表。

1803年

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理论,选择氢的原子量为1,提出了早期的原子量表;他还发现了化合物的倍比定律,总结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定比定律和化合量当量定律。

1797年

里希特发现了当量定律,认识到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存在被后人成为当量的确定的定量比例关系。

1799年法国化学家普鲁斯特发现定比定律:来源不同的同一物质中元素的组成是不变的。

1805年,道尔顿提出了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并用自己的原子论道出了倍比定律,但是,道尔顿给出的许多分子组成是错误的。

1818和1826年,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量的错误,创造性的发展了一套表达物质化学组成和反应的符号体系,他用拉丁字母表达元素符号,一直沿用至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