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闻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景公闻命①

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④,坐堂侧陛⑤。晏子入见,立有间⑥,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晏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翻译: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重点字词翻译:

①选自《晏子春秋》卷一。晏子,春秋时齐卤人,齐景公时任宰相。

②霁(j ì):雨后或雪后初晴。

③被(Pī):同“披”。

④裘:皮衣。

⑤陛:宫殿的台阶。

⑥有间:有顷,一会儿。

启示:

在安逸的生活方式下要学会换位思考,知道别人的想法和需要,不能一己私利,只追求自身的满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习题参考及答案:

阅读训练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一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3.“雨雪三日而不霁。中“霁”的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现代汉语仍保留了这个意思,请举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5.“雨雪三日”,景公为什么认为“天不寒”?

6.宴子巧妙运用什么方法使景公闻命,“出裘发粟与饥寒”的?

---------------------------------------------------------------------------------------------

1.“公被狐白之裘”中“被”通“披”,穿。2.“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中名词“雨雪”活用为动词,“下雨雪”。3.j 雨后或雪后转晴 光风霁月 4.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5.因“公被狐白之裘”。6.晏子巧妙运用古之贤君的做法来暗示景公,使景公顿悟,而“出裘发粟与饥寒”。

晏婴:

(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莱州)。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