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目:河堤

拼音:hé dī

基本解释

[dike;levee] 沿河道两岸用土或石垒成似墙的构筑,防止河水溢出河床

修复运河河堤的计划

详细解释

亦作“ 河堤 ”。沿河的挡水建筑物。多用土石等筑成。古多指 黄河 河堤。

《汉书·沟洫志》:“ 河 堤使者 王延世 使塞,以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 河 堤成。” 唐 宋之问 《龙门应制》诗:“ 河 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老残游记》第十二回:“﹝ 老残 ﹞也出来步到 河 堤上,看见那 黄河 从西南上下来。”孙中山《建国方略·第二计划》:“河堤之内应划分为新式街道,以备种种目的建筑所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