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村
1、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高山村概况萍乡上栗县金山镇高山村地处上栗县西北部,与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接壤,319国道横贯全村,村部所在地距上栗县城仅7公里,距长沙市中心仅100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截止到2008年,有17个村民组,全村农户599户,总人口2573人,耕地面积500亩,山林面积3400亩,企业(基地)21家,是个山多田少的村庄。
2005年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4800万元,上缴税收220万元,其中村级集体纯收入100万元,人均纯收入4200元。全村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秩序井然,民风淳朴纯正,文明新风层出不穷。高山村还设立有村务监督小组及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健全村规民约、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及村级帐务代理制度,定期公开财务、计育、民政优抚、升学奖金等。曾多次荣获“中华优秀单位”、“江西省农村先进村落社区”、“江西省文明村”。2005年被县委、县政府推荐为“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经济建设正确的经济发展思路是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进入21世纪以来,高山村因地制宜地发展自己的“红黑”特色产业,首先做活了煤炭、鞭炮等传统产业。他们从技术、安全、管理等主要环节入手挖掘潜力,使连年亏损的老煤矿焕发一青春,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并取缔家庭作坊式生产鞭炮模式,将花炮加工基地建在远离居民点的山坡上,同时进行技术提升改造,建成正规的生产厂。其次,扩大招商引资。他们优化招商环境,巧用地域边界优势,吸引了湖南等一大批客商落户高山,引进了为花炮生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的相关生产厂商,所需的包装、原材料等大都能在村内就地采购,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形成了规模效应,从而将传统产业做大成了优势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2008年,高山村村委会班子从群众最希望办的事做起,制定了《发展远景规划》,力争做到“五化”、“五通”、“六有”,将改水、改路、美化、亮化村容村貌列入重点工作计划,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一是搞好硬化工程,全村全部实现水泥路组组通。二是搞好亮化工程。村委会在有条件的5个村组路旁安装了高杆路灯35盏,既方便村民晚上外出、活动,又起到了美化效果。三是搞好绿化工程。村里开展“植树造林、妆扮家园”活动,引导村民在屋前屋后栽种花木,美化庭院。提出了“一户十棵树,十盆花”的口号。还封山育林3400亩,新建了一个30多亩的苗木基地,村道两旁建成绿化带。四是搞好改水改厕工程。五是制订《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专职环境管理员。管理员进行为期四天的卫生检查评比,对不清洁的农户进行谈话教育。
到2008年,全村拥有大小、机动车辆112辆,摩托车500辆,手机450只,电脑39台,互联网入户31家,固定电话460余门,程控电话入户率80%。高山村还新建了一个全省唯一一家村级无线广播站,每家每户开通调频喇叭;完善了有线电视站,使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
建立了信息网站,利用网络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培训青年掌握两门以上实用技术,收集发布农产品营销动态等,提高了村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全村基本实现了村内就业,还接纳了来自外村的300余名劳动力。到2008年,高山村建立了教育、就业、养老等一系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发展有方向、生活有保障、就业有渠道的良性互动。文化建设高山村注重打造文化阵地,2008年把村里的觉华寺改造为“老青少活动宫”。还在村部门口建立了一个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广场。添加了活动设施,购买了军鼓、腰鼓、表演服装、音响设备等,特别为青少年购买了一批图书、图片;为老年人建立了门球场,添置了太极剑、花棍、牌桌等。
高山村还广泛开展“破陈规、革陋习”活动,对村民进行无神论教育,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对大操大办的现象进行批评;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文化氛围。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启示之一:有一套好班子。高山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从山村的变富、变美到山村的变新,都离不开一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群众满意为根本的好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两委”班子极力鼓励村民大胆创业,发动村民自己动手,美化亮化家园,完善公益设施,帮助家庭贫困的村民通过勤劳致富不断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让每位村民都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获取最大利益。
启示之二:有一套好思路。高山村山多田少,煤炭资源丰富,煤质好,交通便利。于是注重发挥山区优势,封山育林,做强煤炭等传统产业,抓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做大运输业,扩大招商引资,以工促农,以工兴村。
启示之三:有一套好机制。高山村实行村务公开,成立村务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村里重大投资项目、经济开支、基建项目等问题都坚持在村委会上提出,表决通过才能实施。[1]
2、湖南省湘潭市衡山县白果镇高山村高山村是一个偏僻的山村,坐落在与湘潭县龙口乡泥湾村交界之处,全村总面积大约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8亩。统计到2008年,总人口1300多人,全村有16个小组,总户数304户,有党员38人,村委会成员3个。
境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非常适宜发展农生产。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豆类、薯类、瓜类等。经济作物有林业、水果、药材、蔬菜等,养殖业以养猪、养牛、养鸡、养鸭、养鱼等为主。[2]
3、广西玉林市玉州区高山村高山村坐落于广西玉林市北面5公里处的大容山西南余脉的山坡上,全村占地9.1平方公里。高山村的海拔及相对高度虽不高,但因周边经常发生洪灾而此村从未被水淹,故称高山。

高山村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到2008年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明朝大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曾于公元1637年路经高山,被其数百棵几人才能围抱的参天巨松、十多棵遮天盖地的大榕树等自然景观和热情好客、无虞无诈的民风所吸引,并夜宿高山村。这在其游记、及《郁林州志》、《广西史料》中均有记载,高山村内有徐霞客屐址和保存完好的古树6棵。 其中更是有一株的根崛起在地面上,恰似祥龙龙爪,苍劲有力。
高山村民居建筑群是以两广地区宗祠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民居文化。古民居、宗祠一般三进、四进或五进,外墙青砖包皮,内墙石灰批白,两广特有的“推笼”以及融风水、美学、礼教为一体的屏风广泛应用于几乎每座建筑,更有大量工艺精美、栩栩如生的壁画、木雕、泥塑、石刻占缀其中。无论是建筑物内部结构,还是纹饰、诗书画的选择,都体现出其追崇祖宗、崇尚礼教、推崇科举、祈求人丁兴旺、福禄寿全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房梁上的驮梁兽。房子的房柱与房顶是不直接接触的,而是在柱顶守卫着一只驮梁兽,似狮似麒,稳定的趴在房柱上,坚挺的背着沉重的房顶。过眼云烟,转瞬就是上百年。它在居高临下的关注着房子主人的兴衰变迁,悲欢离合。
高山村,人称“进士村”。明万历年间(1574年),村里便办起了“独堆坡书房”,随后各个家族竞相开办启学蒙馆、大馆、私塾等,到清未全村共有15间。自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到清末150年间,高山村共出4名进士(玉林科举时代共中进士24名),21名举人,193名秀才,民国到2008年间共出了约300名大学生。
高山村旅游资源丰富,村内共保存有明清宗祠13座,古民宅60座150幢,古闸门6个,古青砖巷道9条,以及古坟、古井、古戏台、古剧场、古石碑、古石礅、石柱一大批。明清时代的进士匾、文魁匾、楹联、画像、古线装书籍、壁画、灰塑、木雕、雕花屏风门、龙凤床、椅等,这些富含历史文化内涵且保全完好的古迹,正像一部不可多得的立体史书,吸引人们去欣赏。是《风雨桂东南》、《朱锡昂》等电视剧拍摄外景地。
4、云南省临沧凤庆县勐佑镇高山村该行政村隶属凤庆县勐佑镇,地处勐佑镇西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76公里。辖山背后、梧桐山、芭蕉林等7 个村民小组。截止到2008年有农户222户,有乡村人口975 人,其中农业人口975 人,劳动力47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60人。
全村面积12.38平方公里,海拔1940米,年平均气温21.75 ℃,年降水量1350毫米,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558亩,人均耕地0.6 亩,林地72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3.9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5、湖南省隆回县岩口镇高山村高山村位于岩口乡西南方向,距乡政府4.5公里,总面积2.08平方公里,耕地652亩,其中水田561亩。全村8个组,208户,773人。陈姓为村里的第一大姓,约占总人口的50%。村自然条件较差,虽有一条小河流经村里,但多数水田的灌溉条件不好;一条修了多年的村道直到2005年仍未铺沙石,路面高低不平、坑坑哇哇。7组地处高山之上,生存条件恶劣,稍有干旱,村民吃水困难。现在广东经高办厂的岩口首富肖体胜是该村人;2005年村民人平纯收入1180元。
6、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码头镇高山村高山村在码头镇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处。因位于高盖山东麓,故称高山大队,现称高山村。民国年间称亭头、歧亭2个保,解放初属圳林,公社化分为亭星、向荣2个大队。1958年与圳林合并为一个大队,后与圳林分开,称为高山大队,1984年改为高山村委会。
高山村东邻坑内村,西邻杏东村,南邻金淘杏山村,北邻圳林村。村委会设于苦丘交界处。有溪南美厝、亭头内、崎仔尾、黑庄、石墘、玉井、大坪头、岩岭、南田、宫下、美田、牛路尾、后坑仔等13个自然村落。全村主种水稻、小麦、甘薯。土特产有柑橘、龙眼、茶叶。有小学1所,卫生所有2所。乡村路接诗码公路。唐欧阳詹读书处的高盖山白云室位于其境。[4]
7、福建省泉州安溪县湖头镇高山村地处湖头镇政府驻地西南2.8公里处,五阆山麓,海拔195米。村里有石钟溪和森林溪。村名取自然村高宅和山姜埔各一字。村委会设在内寮,辖7个自然村。境内苦竹墘岱 羽 工仑有清李光坡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五阆山羽 工坪又有清榜眼邓启元墓。村民主要为陈、钱、张、林姓。[5]
8、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口镇高山村高山村位于建宁县北部,距县城27公里,村部至溪口镇政府25公里。北与江西省南丰县、黎川县交界,与本镇比邻的村有渠村和杉溪村。该村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396人,86户,辖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
高山村山地资源丰富,拥有山地面积253万亩,毛竹山200多亩,耕地1131亩,果园210亩。农业以种粮、烤烟、莲籽为主。物产以香菇、莲籽、黄花梨、稻谷为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