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塞佩·西诺波里
意大利著名指挥家朱塞佩-西诺波里(GiuseppeSinopoli)在德国柏林德意志歌剧院指挥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演出到第三幕时心脏病突发倒在指挥台上,被迅速送到柏林心脏病治疗中心抢救。治疗中心医生在周六(4月21日)早晨宣布了西诺波里去世的消息,他终年54岁。
个人简介西诺波里1946年11月2日生于威尼斯,8岁起随家乡西西里岛的墨西那教堂中的管风琴师与唱诗班中的歌唱家学习音乐,稍大后成为唱诗班中的歌手。15岁,他到了威尼斯;17岁进入马切鲁诺音乐学院,但因为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医生,后又进入帕多瓦大学医学系学习,最终获得了脑神经外科博士学位。1968年,西诺波里到达姆斯塔特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夏季现代音乐讲习班,成为著名作曲家斯托克豪森和马代尔纳的学生;70年代初,他成为马切鲁诺音乐学院现代音乐与电子音乐教授;1972年,他到维也纳随指挥教授斯瓦劳斯基(HansSwarowsky)学习。1975年,他成立了以老师马代尔纳命名的室内乐团(BrunoMadernaensemble),以指挥家和作曲家的身份登上国际音乐舞台。同年,在法国洛瓦尔扬音乐节上,他首次登台指挥获得成功。1978年,他又以指挥歌剧《阿依达》而一举成名。
1981年,西诺波里自己创作的歌剧《LouSalome》在慕尼黑上演;1983年,西诺波里被意大利著名的圣切契利亚音乐学院乐团任命为首席指挥;同一年,他被爱乐乐团任命为同样的职务。1985年,他的事业再上一个台阶:他先后指挥歌剧《托斯卡》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汤豪塞》在拜洛依特音乐节首演成功,进一步奠定了他的歌剧指挥领域的权威地位。1990年起,西诺波里成为德国国家歌剧院乐团指挥,两年后歌剧院迁移回原东德的德累斯顿,他于是成为德累斯顿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的音乐总监。
个人评价朱塞培·西诺波里意大利指挥家,8岁始随家乡西西里岛的墨西那教堂中的管风琴师与唱诗班中的歌唱家学习音乐,稍大成为唱诗班中的歌手。15岁到威尼斯,1963年进马切鲁诺音乐学院,因其父希望他成为医生,又进帕多瓦大学医学系学习,获脑神经外科博士学位。1968年到达姆斯塔特,参加夏季在这里举办的现代音乐讲习班,成为斯托克豪森与马代尔纳的学生,70年代初成为马切鲁诺音乐学院现代音乐与电子音乐教授。1972年到维也纳,随指挥教授斯瓦罗夫斯基学指挥,3年后在法国洛瓦尔扬音乐节首次登台指挥,取得成功,1978年又成功地指挥《阿伊达》而一举成名。1983年起被聘为罗马圣契西里亚音乐学院乐团常任指挥,同年任爱乐乐团首席,90年代起又任德累斯顿乐团的常任指挥。西诺波利的指挥以精湛的理性分析与深刻细腻而见长,他诠释的舒伯特第八、第九交响曲,已成为经典;而他近年精心钻研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马勒与理查·斯特劳斯等人的作品,已成为诠释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德奥交响乐作品的新权威。西诺波利对意大利歌剧,及至韦伯、瓦格纳、理查·斯特劳斯等人的德国歌剧,也有非常有价值的诠释。2001年4月20日西诺波里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倒在了德国柏林歌剧院歌剧《阿伊达》演出的指挥台上,永远地离开了。
西诺波里是一位非常富有修养的细腻型指挥家。他精通艺术史,对于音乐风格的掌握有着十分出色的能力和独到的见解。同时,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很强,也许是因为它是一位医学博士的缘故,因此有的评论家曾认为:"西诺波里的指挥艺术就象一个外科医生手中的手术刀一样,将埋藏在音乐乐谱中没有被人们所发现的魅力全部表现出来了。"精湛的理性分析与深刻细腻的演绎是西诺波里的指挥特点,他诠释的舒伯特第八、第九交响曲已经成为经典;此外,他对于19世纪德奥浪漫主义交响乐作品的演绎也是备受赞誉。他对于意大利歌剧以及韦伯、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人等德国歌剧作品的指挥也是音乐界、唱片界的权威。
2000年1月28日、29日,西诺波里率领德累斯顿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来到北京在世纪剧院演出了两场交响音乐会,曲目分别为莫扎特第40交响曲、贝多芬第7交响曲和舒伯特第8交响曲"未完成"、马勒第5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