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苏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耿苏钗

耿苏钗之死死因:车祸

一家五口在高速公路上遇难

无一幸免

关于耿苏钗

耿苏钗

耿苏钗

耿苏钗,生活在江苏徐州

离开时只有17岁

一起离开的还有她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她是很天真很活泼的女孩子

也许上帝就是不公平

越是美好越是不能长久

她的离开触痛很多人

很多人写日志改资料怀念她

叉子,希望你在天堂依旧很快乐

留下的最后一篇日志一水豪放的柔情

最近把百家讲坛康震老师说苏轼看了一遍,这次被这位铁汉的柔情所感动,可能因为小时候的语文课本选课的缘故,我们只记住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与旷达,于是默认为我们的豪放掌门只有博大的境界,雄浑的气息,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波澜壮阔、石破天惊,有“数千古风流人物”的博大与卓越。然,人生不如意之十之八九,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可以潇洒的活着,挤出点滴欢笑来疏点胸怀,小抒萦绕心怀的凄苦,让不能自释柔情绽放,于是有了悼亡妻的这首千古绝唱。

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尤其喜欢这首承载了生命情感的永恒之歌,或许他想告诉后人情感与生命不会共存一个空间,却胜似一个空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惹的人心里满是惆怅与哀痛,“十年”,“千里”隔开了生死的无奈与饱满的思念,本应执子之手的亡妻却无尘无埃,无处话凄凉,痛彻心扉,“唯有泪千行”弥漫着泪的眼看到了“正梳妆”的你,直接而的坚定情感比“谁复挑灯夜补衣”来得更浪漫唯美。也许有时候存在就已经足够,“明月夜,短松岗”,明月还是那个明月,短松岗还是那个短松岗,逝去的留不住的就让他去吧,挥去如洪水般的思念,“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个人,能活在另外一个人的记忆里已经足够,而活在心底的柔情处却又如此的难,而苏轼的心底却驻留了和他一样柔情的女子。

耿苏钗的空间

http://594100075.qzone.qq.com

相关连接

http://tieba.baidu.com/f?kz=371177043http://tieba.baidu.com/f?kw=%B9%A2%CB%D5%EE%CE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