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焕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段焕竞

段焕竞,解放军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

(1911—1998)湖南省茶陵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茶陵县游击队排长,红十八师第五十二团副连长、连长,湘赣军区红五团营长,湘赣游击司令部游击大队参谋长兼第一支队支队长,红五团代团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营长,团参谋长,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六团团长,新四军第一师二旅副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一旅旅长,第十一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九军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长,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段焕竞,1911年4月生,湖南省茶陵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战士、班长,茶陵县游击队排长。1932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3年起历任红十八师第五十二团副连长、连长,湘赣军区红五团第一营营长,红五团代理团长,随营学校大队长。 1934年10月任湘赣省军区保卫分局第五团参谋长。1935年7月至1937年任中共湘赣临时省委常委、湘赣游击司令部参谋长。1936年1月至12月任湘赣游击司令部第一大队大队长。同年12月至1938年1月任湘赣红色独立团团长。参加反“围剿”斗争。主力红军长征后,参加湘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一营营长。1939年春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参谋长。11月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新六团团长。1940年11 月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第二团团长。指挥新四军夜袭新丰车站的战斗,参加黄桥战役。皖南事变后,1941年1月任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第二旅第四团团长。1942年9月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兼第二军分区副旅长、参谋长。抗战期间,南下江南,北渡长江,创建和巩固发展苏南茅山、苏北盐城抗日根据地。 1943年3月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11月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1946年6月任华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同年9月至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三十一旅旅长。1948年2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副司令员。8月起任苏北兵团第十一纵队副司令员。1949年2月起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参加淮海、渡江、上海、漳厦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 月至1950年11月任解放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军党委常委(1950年1月起)。后到军校学习,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同年7月至1954年1月任军长,1952年7月至1953年9月任军党委副书记。1955年10月至1961年10月任江苏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党委常委(至1960年2月), 1960年2月至1965年10月任党委副书记。1961年10月至1963年11月任江苏省军区代司令员,1963年11月至1965年10月任司令员。1965年10月起先后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第四副司令员。1970年4月起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后任顾问。1983年12月离职休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共七大正式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98年10月因病在南京逝世。著有回忆录《武功儿女翻江海——我和李珊的战斗生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