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
乡情概况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位于康平县西部,北接内蒙古自治区,西邻阜新。“沙金台”系蒙语“查正铁”的谐音。意为“有瓷器的地方”[1]。
该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45公里。面积144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16618 人[3],以蒙古族、满族为主[2]。
域内交通便利。省道“彰桓线”横贯东西,与乡内“村通油路”相连,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乡内的金山风力发电厂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是辽宁省较大的风力发电企业[1]。
乡镇企业有福利厂、陶瓷厂等。农业主产玉米、高粱[2]。
历史沿革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为康平县辖乡。1947年分属康平县第五区和东科前旗第三区,1949年为八区,属康平县。1958年属张强公社,1961年析建沙金台公社,1984年置乡,1987年改蒙古族满族乡[2]。
行政区划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乡政府驻西扎哈气,辖大石头井子、西一棵树、红旗、东扎哈气、西二喇嘛、窝堡、西扎哈气、熬力营子、上沙金台、嘎土窝堡、东窑、双庙子、太平庄12个村委会[2]。
具体情况如下(以下数据截止到2008年[4])
太平村
太平村位于乡北7公里处,北邻内蒙古科左后旗,由姜家、太平两个自然屯组成。耕地6400亩,1000口人,287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养殖业比较发达。
红旗村
红旗村位于乡北部5公里处,西邻内蒙古科左后旗,由孙家,红旗,王天府,李成四个自然屯组成。耕地5100亩,1050口人,300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养殖业比较发达。
石头村
石头村位于乡东北部3公里处,东与张强镇为邻,由大石头井子,小石头井子和新房子三个自然屯组成。耕地6200亩,1230口人,325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养殖业比较发达。
西一村
西一村位于乡北部3公里处,西北与内蒙科左后旗相接,由西一、万宝两个自然屯组成。耕地5640亩,1520口人,360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养殖业比较发达。
上沙金村
上沙金村位于乡西北部3公里处,由上沙金、张家窑两个自然屯组成。耕地6200亩,1300口人,330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大豆。
敖力村
敖力村位于乡西北部10公里处,西与彰武县相邻,由敖力、满斗营子、任家洼子三个自然屯组成。耕地9002亩,1980口人,450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养殖业发达。
嘎土村
嘎土村位地乡西部5公里处,与阜新市彰武县接壤,由东嘎土、西嘎土、武汉、马架子、后八大虎、克保、寿延和古寺拉八个自然屯组成。耕地8500亩,1950口人,480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小杂粮,养殖业发达。
东窑村
东窑村位于乡南部4公里处,由前府、后府、邓家店、东窑、前八大虎五个自然屯组成。耕地10000亩,2290口人,560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小杂粮。境内沸石值储量丰富。
双庙村
双庙村位于乡东南部3公里处,“彰桓线”南,由双庙、保祥和道不侵三个自然屯组成。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大豆。养殖业比较发达。
东扎村
东扎村位于乡东部四公里处,省道“彰桓线”穿村而过。由东扎、各得、大山底下、孙家洼子四个自然屯组成。耕地8600亩,2100口人,550户。境内膨润土和陶瓷土储量丰富,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大豆,养殖业发达。
西二村
西二村位于乡东部一公里处,“彰桓线”北。由两家子和西二两个自然屯组成。耕地4500亩,920口人,276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大豆。
西扎村
西扎村位于乡西部05公里处,有耕地2750亩、1116口人,285户,主要农物为玉米,系乡政府所地,工商业比较发达[1]。
自然资源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山丘属医巫闾山余脉,蕴藏着较为丰富的非金属矿体,主要矿种有:膨润土、草炭土、沸石和瓷土。北部地势平坦,多盐碱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