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线性表

线性表是最基本、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线性表中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即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数据元素之外,其它数据元素都是首尾相接的。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和操作。因此,线性表这种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是广泛采用的一种数据结构。

线性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以下介绍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并对栈和队列及它们的顺序实现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描述。

在实际应用中,线性表都是以栈、队列、字符串、数组等特殊线性表的形式来使用的。由于这些特殊线性表都具有各自的特性,因此,掌握这些特殊线性表的特性,对于数据运算的可靠性和提高操作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

线性表是一个线性结构,它是一个含有n≥0个结点的有限序列,对于其中的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开始结点没有前驱但有一个后继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终端结点没有后继但有一个前驱结点,其它的结点都有且仅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结点。一般地,一个线性表可以表示成一个线性序列:k1,k2,…,kn,其中k1是开始结点,kn是终端结点。

是一个数据元素的有序(次序)集

线性结构的基本特征为:

1.集合中必存在唯一的一个“第一元素”;

2.集合中必存在唯一的一个 “最后元素” ;

3.除最后一个元素之外,均有 唯一的后继(后件);

4.除第一个元素之外,均有 唯一的前驱(前件)。

由n(n≥0)个数据元素(结点)a1,a2,…,an组成的有限序列。

数据元素的个数n定义为表的长度。

当n=0时称为空表。

常常将非空的线性表(n>0)记作:

(a1,a2,…an)

数据元素ai(1≦i≦n)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其具体含义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不同。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1)Setnull(L) 置空表

2)Length(L) 求表长度;求表中元素个数

3)Get(L,i) 取表中第i个元素(1≤i≤n)

4)Prior(L,i) 取i的前趋元素

5)Next(L,i) 取i的后继元素

6)Locate(L,x) 返回指定元素在表中的位置

7)Insert(L,i,x)插入元素

8)Delete(L,x) 删除元素

9)Empty(L) 判别表是否为空

线性表具有如下的结构特点:

1.均匀性:虽然不同数据表的数据元素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对于同一线性表的各数据元素必定具有相同的数所类 长度。

2.有序性:各数据元素在线性表中的位置只取决于它们的序与,数据元素之前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即存在唯一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数据元素,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外,其它元素前面均只有一个数据元素直接前趋和后面均只有一个数据元素(直接后继)。

在实现线性表数据元素的存储方面,一般可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两种方法。链式存储结构将在本网站线性链表中介绍,本章主要介绍用数组实现线性表数据元素的顺序存储及其应用。另外栈.队列和串也是线性表的特殊情况,又称为受限的线性结构。

附一道选择题:

下列哪个不是线性表()

A. 链表 B. 队列 C.栈 D.关联数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