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岭镇
官岭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城15公里。东连兰江乡,南接洋泉镇,西抵祁阳县,北抵大堡乡、新河镇,素有常宁市“西大门”之称。1995年5月,撤区并乡时,由原官岭镇、富贵乡、麦园乡、鹅院乡合并组成新的官岭镇。境域总面积81平方公里。辖37个村:
官岭村 龙团村 中康村 虾塘村 淡元村 岩门村 锡坪村 龙堰村 三房村 七龙村 良林村
金龙村 竹塘村 老农村 畔冲村 龙华村 车贤村 麦元村
老屋塘村 大林村 新仓村 观音村 大联村 富贵村 香花村 勒塘村
江边村 鹅桥村 双溪村 鹅峰村 鹅院村 高枧桥村 林场村 金沅村 凤塘村 石龙村 金市村
2个居委会、433个村民小组、3个居民小组、9030户,41546人。耕地面积29700亩,其中水田26280亩,林地面积50000亩,农业以产粮为主。境内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有中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11座,大型水堰20座,高标准山塘2000余口。全镇以1811线为纽带,以官岭集贸市场和富贵集贸市场为主体,形成官岭"经济走廊",为发展、繁荣该镇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10年来,官岭镇打好“资源牌”,促进全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人文底蕴深厚。常宁市境内流传一句民谣:“东路靠养猪,西路人靠读书。”的确,官岭人民尊重知识,崇尚科学,追求上进,人才辈出,遍布全国各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官岭镇党委、政府依托“墙外开花,墙内香”的人才资源优势,制订优惠政策,广交八方宾客,共创小康官岭。
矿产资源丰富。官岭镇境内地质构造以青石(石灰石)为主和煤碳(金龙山煤煤碳源丰富,但常未开采)和金龙村的茶油林是全国含油量最高。但这些年由于当地没有保护好自然资源导致资源浪费,茶山荒芜。直接对当地老百姓造成经济来源的损失,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好自然资源,促进政府职能由行政命令型向高效服务型转变。
境内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有中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11座,大型水堰20座,高标准山塘2000余口。全镇以1811线为纽带,以官岭集贸市场和富贵集贸市场为主体,形成官岭“经济走廊”,为发展、繁荣该镇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矿产资源丰富。官岭镇境内地质构造以青石(石灰石)为主,随处可见。青石全身是宝,用途广泛,粗加工可作建设基石,可煅造为石灰石,精加工可作为水泥原料。随之,境内采石场、石灰窑、水泥厂等民营建材企业应营而生。另外,据地质部门探测,该镇铜和煤资源也含量丰富,开采前景广阔。
农业资源丰厚。以冠有常宁市中型水库之称的西塘水库为灌溉主体,以浯溪、东风堰渠为辅助体系,保证全镇农业发展的命脉。认真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全镇林地面积50000亩,其中油茶林、杉木林各占20%、50%,得到了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秉着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促进了林业加工业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