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隆平原战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卡塔隆平原战役

卡塔隆平原战役(Battle of Chalons,Battle of the Catalaunian Fields,Battle of the Catalun) 公元451年6月,在卡塔隆平原(法国东北部的大平原,位于特鲁瓦城以西,得名于卡塔劳努姆城—今马恩河畔沙隆)进行的“各族人民会战”,结束了匈奴对西欧的侵犯。 五世纪中期阿提拉领导匈奴人同东哥特人和格皮德人等结成广泛但不巩固的多民族同盟,侵入高卢。高卢—罗马人的统帅是爱底乌斯,其同盟者有西哥特人、勃艮第人、法兰克人和阿兰人等。阿提拉为使人数众多的轻骑兵灵活机动,选定在平原进行交战。他率匈奴人在战斗队形中央,东哥特人为左翼,格皮德人为右翼。而另一方,爱底乌斯所率罗马人为左翼,西哥特人为右翼,法兰克人、阿兰人和其他民族在战斗队形中央。匈奴人首先发起进攻,先突破对方中央,后向西哥特人突击,但被罗马人从左翼反突击击退。这时爱底乌斯率罗马军进逼格皮德人和匈奴人,迅速占领了制高点,因而决定了会战的结局。 点评:卡塔隆平原会战是公元初期战史中大血战之一。据六世纪哥特族历史学家约尔丹明显夸大了的数字,会战中阵亡人数达20万人。会战导致匈奴人结成的民族同盟解体。多民族军队(包括被征服民族的军队)的不团结是匈奴人这次会战失败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