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
上元有以下几种含义:
1.上元 (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674年─676年
2.上元 (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760年─761年
3.上元 (南诏孝恒王) 南诏孝恒王异牟寻784年─808年
4.旧以阴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又名元宵节。这一天夜里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汤团)、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旧唐书·中宗纪》:“﹝ 景龙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遶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
上元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5.古代历法名称之一。古代历法设定一个年份为计算起点,此年称为上元或历元。一般是推算到一个年份、十一月(阴历,下同)、冬至日及子时皆为甲子的时刻,即甲子年十一月为甲子月,这月的冬至日为甲子日,该日子时为甲子时,并且这一天是朔日,同时日月五星在同一个起点,这个时刻为历法的起算时刻。《史记·天官书》:“其纪上元。” 司马贞 索隐:“上元是古历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星皆会于子,谓之上元,以为历始。”
6.旧以六十年为一甲子,讲阴阳五行的人以三个甲子共一百八十年为一周,称其中的第一个甲子为“上元”。
7.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名,即“上元夫人”。 唐 王勃 《七夕赋》:“ 上元 锦书传宝字, 王母 琼箱荐金约。”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三:“西海宴 王母 ,北宫邀 上元 。”
8.指上天、太空。 唐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诗:“抗殿疏元首,高高接上元。”
9.指帝王。 明 张居正 《寿严少师三十韵》:“握斗调元化,持衡佐上元。”
10.南京的古城之一。
古诗《上元》《上元》
曾巩
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
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
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
自笑无心逐年少,只寻前事捻霜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