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II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外面的世界II

作者:(法)杜拉斯著,黄荭译

ISBN:10位[7506338947]13位[9787506338943]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定价:¥25.00元

内容提要《外面的世界Ⅱ》,书名本身就不言而喻。和《外面的世界》一样,它收录了玛格丽特·杜拉斯1962—1993年间写的报刊文章、序言、书信,随笔,有的已经发表过了,有的从来没有刊行过。有的文章源于政治或社会事件,出于义愤,有的是因为一部心爱的电影,一帧看了良久的画作,一次相逢,一夜寂寞。这些文字,这些作品集中遗漏的短章,是玛格丽特杜拉斯为身外的世界写的,它们构成了她的作品集的一个补充。

这些托付于我、还有我自己重新找出来的文章看似散乱,其实蕴涵着一种延续。这种延续并不限于时间的先后顺序。它来自于主题本身。主题间或许未必真的存在着某种联系,然而它们相互交错,相互回应。

全书所要展现的主题或许就是对法兰西的某种想法吧。《凡尔赛宫的巴拉丁公主,皇族的写照》眼中的法兰西,《圣特洛贝的特洛贝先生》眼中的法兰西,1968年5月,80年代,穿越历史喧嚣事件的法兰西,雅尼娜·尼埃普斯和拉尔大·吉布森摄影作品中的法兰西,像吊洛朗或巾莱松那样的创造者眼中的法兰西。这是一个被展示更多于被讲述的法兰西,这是一个对所有的风都敞开的民族。

在其他的一些章节里,玛格丽特·杜拉斯把自己摆在自我世界和与之生活对应发生的外界大事的半途。在此,我们隐约窥到童年回忆中常常出现的风景。我们在那里再次看到了大海和死亡、兄弟和河流、母亲和爱情。在这里,我们得以踏上从《阿嘉塔》到《大西洋人》到《埃米莉·L》的道路。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作家不停地躲开他人探问,却在暗地里作出的回答。心灵深处的点点滴滴都围绕着中心,时而在前,时而在后,相和相酬。

由此,《外面的世界Ⅱ》,是内在包裹了外在,就像旋律包容了歌词,此书的脉络不拘泥于边边界界,写作的风格赋予它勃勃生气。

编辑推荐本书辑录了玛格丽特·杜拉斯1962年1993年间撰写的报刊文章、序言、书信、随笔。

[内容简介]

《外面的世界Ⅱ》,书名本身就不言而喻。和《外面的世界》一样,它收录了玛格丽特?杜拉斯1962-1993年间写的报刊文章、序言、书信、随笔,有的已经发表过了,有的从来没有刊行过。有的文章源于政治或社会事件,出于义愤,有的是因为一部心爱的电影,一帧看了良久的画作,一次相逢,一夜寂寞。这些文字,这些作品集中遗漏的短章,是玛格丽特?杜拉斯为身外的世界写的,它们构成了她的作品集的一个补充。

全书所要展现的主题或许就是对法兰西的某种想法吧。《凡尔赛宫皇家女》眼中的法兰西,《圣-特罗贝的特罗贝先生》眼中的法兰西,1968年5月,80年代,穿越历史喧嚣事件的法兰西,雅尼娜?尼埃普斯和拉尔夫?吉布森摄影作品中的法兰西,像圣洛朗或布莱松那样的创造者眼中的法兰西。这是一个被展示更多于被讲述的法兰西,这是一个对所有的风都敞开的民族。

在其他的一些章节里,玛格丽特?杜拉斯把自己摆在自我世界和与之生活对应发生的外界大事的半途。在此,我们隐约窥到童年回忆中常常出现的风景。我们在那里再次看到了大海和死亡、兄弟和河流、母亲和爱情。在这里,我们得以踏上从《阿嘉塔》到《大西洋人》到《埃米莉?L》的道路。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作家不停地躲开他人探问,却在暗地里作出的回答。心灵深处的点点滴滴都围绕着中心,时而在前,时而在后,相和相酬。

由此,《外面的世界Ⅱ》,是内在包裹了外在,就像旋律包容了歌词,此书的脉络不拘泥于边边界界,写作的风格赋予它勃勃生气。

目录序

白岩

重温

大西洋“黑”

帕斯卡尔

福楼拜是

给拉西中心的信

眼中的杀机

拉尔夫·吉布森

凡尔赛宫的巴拉丁公主,皇族的写照

对法兰西的某种想法

圣特洛贝的特洛贝先生

让-玛丽·达莱

巴士底狱的祼体男子

雅尼娜·尼埃普斯

历史上的狗

右翼,死亡

寒冷,如腊月

关于里根

写给所有的时代,写给所有的封斋节

真实的缺失

我不相信光荣一词

给国际大赦组织的一封信

给范文同主席的信

毒品

明天,人类

胡言乱语

威尼斯

韦瑟伦城堡

永远的卡拉斯

布瓦提里城堡

翻译

我所作过的最浩大的阅读之一

读在火车

曼哈顿布鲁斯

医院寂静

为创作的新经济

神似

芭芭拉·莫里娜尔

喧嚣与寂静

罗杰·迪亚蒙地,电影之王

……

代译后记:从异地到他乡——杜拉斯印象

书摘序

《外面的世界Ⅱ》,书名本身就不言而喻。和《外面的世界》一样,它收录了玛格丽特·杜拉斯1962-1993年间写的报刊文章、序言、书信、随笔,有的已经发表过了,有的从来没有刊行过。有的文章源于政治或社会事件,出于义愤,有的是因为一部心爱的电影,一帧看了良久的画作,一次相逢,一夜寂寞。这些文字,这些作品集中遗漏的短章,是玛格丽特·杜拉斯为身外的世界写的,它们构成了她的作品集的一个补充。

这些托付于我、还有我自己重新找出来的文章看似散乱,其实蕴涵着一种延续。这种延续并不限于时间的先后顺序。它来自于主题本身。主题间或许未必真的存在着某种联系,然而它们相互交错,相互回应。

全书所要展现的主题或许就是对法兰西的某种想法吧。《凡尔赛宫皇家女》眼中的法兰西,《圣-特罗贝的特罗贝先生》眼中的法兰西,1968年5月,80年代,穿越历史喧嚣事件的法兰西,雅尼娜·尼埃普斯和拉尔夫·吉布森摄影作品中的法兰西,像圣洛朗或布莱松那样的创造者眼中的法兰西。这是一个被展示更多于被讲述的法兰西,这是一个对所有的风都敞开的民族。

在其他的一些章节里,玛格丽特·杜拉斯把自己摆在自我世界和与之生活对应发生的外界大事的半途。在此,我们隐约窥到童年回忆中常常出现的风景。我们在那里再次看到了大海和死亡、兄弟和河流、母亲和爱情。在这里,我们得以踏上从《阿嘉塔》到《大西洋人》到《埃米莉·L》的道路。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作家不停地躲开他人探问,却在暗地里作出的回答。心灵深处的点点滴滴都围绕着中心,时而在前,时而在后,相和相酬。

由此,《外面的世界Ⅱ》,是内在包裹了外在,就像旋律包容了歌词,此书的脉络不拘泥于边边界界,写作的风格赋予它勃勃生气。

C.B.-L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