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嘉华

祁嘉华,男,1954年6月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学院中文系主任。主要从事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建筑美学、人居环境美学、设计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历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研究生导师,建筑文化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中华美学学会会员,陕西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出版过《中国历代服饰美学》、《中国服饰美学思想研究》、《审美教育学》、《中华建筑美学》、《设计美学》等专著,参著四部,共两百余万字;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理论导刊》、《建筑》、《城市住宅》、《美与时代》、《建筑与文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审美视域的现代转型”、“中华建筑美学思想源头探析”、“中国古建筑的美学精神”、“刍论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建筑分类”、“陕西古民居美学意蕴解读”、“陕西古园林美学探微”、“文人园林的诗意之美”、“城市化建设中的文化思考”、“从风水看中国人诗意的生存观”、“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人居环境观”、“文人园林的诗意之美”等论文60余篇。自2005年至今,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省部、学校级及其他级别的纵、横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个。
出版的专著有:1、《审美教育学》,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一作者。
2《中国服饰美学思想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二作者。
3、《中华建筑美学——风水篇》2007年12月版,第一作者。
4、《设计美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一作者。
5、《美眼看建筑》,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一作者。
6、《醉眼看建筑》,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一作者。
7、《冷眼看建筑》,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一作者。
发表的学术论文有:1、《教学生审丑》,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二期。
2、《从设计的人到审美的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一期。
3、《审美精神:中国文化的生命本质》,理论导刊,2005年第九期。
4、《审美视域的现代转型》,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三期。
5、《美学视域中的建筑与文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四期。
6、《中华建筑美学思想源头探析》,理论导刊,2006年第九期。
7、《维特鲁威和他的建筑美学思想》,美与时代,2006年第四期。
8、《中国古建筑美学精神的三重维度》,建筑,2006年第十九期。
9、《陕西古民居的美学意蕴》,美与时代, 2007年第五期。
10、《中国文化生命力的美学审视》,理论导刊, 2007年第五期。
11、《城市化建设中的文化思考》,西安 2007年第四期。
12、《在比例关系中建造美》城市住宅,2008年第七期。
13、《刍论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建筑分类》,理论导刊, 2008年第二期。
14、《从风水看中国人诗意的生存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二期。
15、《党家村三题》,建筑与文化,2008年第十期。
16、《读不懂的司马迁祠墓》,建筑与文化,2008年第十期。
17、《文化品位:好房子的最高规格》,建筑与文化,2008年第十期。
18、《立体的诗,流动的画——陕西古园林美学探微》美与时代,2008年第十期。
19、《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人居环境观》华夏文化论坛,2008年九月。
20、《文人园林的诗意之美》美与时代,2009年第一期。
21、《蒙古族建筑的生态美学分析》云南建筑,2009年第一期。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有:从陕西古建筑看中华审美心理的历史演变,校级课题,2005年,负责人。
从陕西古建筑看中华审美心理的历史演变,省部级,2006-2007年,负责人。
从陕西古建筑看中华审美心理的历史演变,厅局级,2007-2008年,负责人。
学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2006-2007年,负责人。
建筑的三个看点系列丛书2008—2010年,横向项目负责人。
古村落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以陕西为例 国家社科基金2009年—2010年。
中国古代环境文化研究,市级,2005-2006年,主要参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