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净土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庄严净土分:

《金刚经》中的第十品(第十分),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品,每一品为一分,冠名一个小标题使读者更加快速的了解标题下面的内容。《金刚经》并非只有昭明太子三十二品这一种分法,但是这种分法是最被世人认可的分法。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土清净,岂用庄严?行菩萨道、修菩萨果的人,也不应该存有庄严佛土之心,否则就会外染六尘,内生执着。其实,只要净化自心、他心(生清净心),无所执着,即是庄严佛土,就能证得菩萨果,乃至修得法身、证得佛果。

正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南怀瑾先生注的第十品偈颂:

外我无身是大身,若留净土即留尘。

然灯吩咐庄严地,挂角羚羊何处寻?

学佛修道,先把身见能够解脱了,到达无身见的境界,才是第一步的证得,你心中还有一个净土,认为是佛境界,这个清净就是尘,留尘就是障碍。所以然灯吩付庄严地,就学像禅宗祖师说的:“挂角羚羊何处寻。”羚羊睡觉的时候把身体一翘,羊角挂在树上就睡了,打猎的人不知道,在地上遍寻不着。所以一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心本如羚羊挂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