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荻
种中文名:南荻(原变种)
种拉丁名: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 L. Liou var. lutarioriparia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荻属
属拉丁名:Triarrhena
国内分布:产于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各省;生于江洲湖滩上,海拔30-40米。模式标本采自湖南汉寿。
南荻的品种: 突节荻和岗柴
①突节荻
形态特征:与南荻的区别是植株的各部均短小,基秆高4-5m,直径1.5-1.8cm,具约35个节,节明显突出;叶片质地薄,宽约3cm,顶节以上秆的部分长50-60cm,小穗较短,两颖近等长,第一颖长5mm。颖果较小,长约1.8mm。
分布于湖南洞庭湖区一带。生于海拔30m左右的湖洲沙壤土上。
②岗柴
形态特征:与南荻的区别为:植株较低矮,茎秆高3-5m(少数可达5.5m)。直径1.1-2cm,秆壁厚约2mm,约30个节以上,节间较短,长13-18cm,2分枝多。圆锥花序长约30cm,小穗柄微粗糙;小穗长4.5-5mm,常带紫红色;第一颖背部微粗糙,有时具少数柔毛。雄蕊花药与颖果常为紫红色,染色体2n=38。
分布于湖北,江汉平原石首、洪湖、仙桃、嘉鱼、枝江等分布面积较大;生于荒州、湖滩、江岸、河边、堤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