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白鹿台在广东新兴县城南六公里的南塘村边,有一片面积一百八十多平方米的岗地,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便是公元前196年南越王赵佗部下所筑的白鹿台(俗称越王台或越王殿)旧址。据建国后文物普查,遗址还残存有汉代、唐代的布格纹板瓦碎片。

原来,早在秦代,新州(今新兴)地域一片荒凉,鹿、豹、老虎等野兽繁多,人烟稀少,被称为“南蛮之地”或“瘴疠之乡”。境内土人以打猎为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中原大乱,秦廷官员赵佗(河北真定人),先后任岒南龙川县令、南海尉事,赵以南海为基地,掠取桂林郡和象郡,继而自称为南越王。

汉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他即率众到新州今县城以南六公里处狩猎,捕得白鹿一双,众将即筑台庆贺,故名“白鹿台”(也称越王台),至公元前137年赵佗病卒,公元前111年南越也被吞灭,当年始设临允县(今新兴县),因此,白鹿台遗址至今已有二千一百九十多年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