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胜庵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福胜庵,古名静慈庵,日久圯毁,光绪三十三年(1768年)重建,始改今名,俗称州背庵,位于新兴县城北郊州背村。距环城北路约五六百米,庵前有一覆盖地面数百平方米,高达五十米,树龄四百余年的古榕,庵之东南环绕着一股流往桥亭洞赤子陂圳泉水,北面是宽阔的莲藕塘,环境清幽。

福胜庵
康熙已未年福胜庵僧净如立舍廊柱

寺宇坐西向东为梁架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一千平方米,进门前座正厅为韦陀殿,后座正厅为大雄宝殿、两廊、禅房、祖堂、天井花坛、厨房等。民国年间有女尼二十余人,属邑内大庵,世代香火不断,现任住持释弘静,今年七十三岁(今已住于国恩寺)。福胜庵,1991年经信众捐资重修,香火渐盛。

福胜庵现有历史文物:(一)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起五次修葺庵的石碑均嵌于前座韦陀殿的墙上,完整无缺。(二)有清乾隆戊午(1738年)科举人楹联才子曾受一撰的全庵楹联,尚存。

福胜庵楹联很多,对文工整,情景合一,充满禅心佛性。

此外,天井花坛、正厅禅房、正堂、客堂等还刻有许多楹联,描绘了该庵秀花似锦,善根长清静,增长不染尘的绿空世界,供人欣赏。

据云这些对联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庵起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