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年
1031年1031年是农历壬申年(猴年);契丹景福二年,重熙元年;北宋天圣十年,明道元年;大理正治六年;西夏显道元年;越南天成五年;日本长元五年。它的第一天在星期五开始。
大事记萧浞卜之狱辽景福元年(1031)六月,辽圣宗去世后,辽兴宗继皇帝位。辽圣宗嫡妻仁德皇后萧氏无子。开泰五年(1016),辽圣宗宫人耨斤生下一子,这就是辽兴宗。仁德皇后抚育辽兴宗,跟自己的亲生子女一样。辽圣宗去世后,其生母耨斤自立为皇太后,史称钦哀皇后。她临朝称制后,为了达到排挤、诬陷仁德皇后的目的,钦哀皇后唆使护卫冯家奴、喜孙等人诬告北府宰相萧浞卜、国舅萧匹敌图谋造反,钦哀皇后下令审判二人谋反一案,这一案件牵连到仁德皇后萧氏。此时辽兴宗尚且年幼,他对仁德皇后十分孝顺,听说这一案情后,立即向钦哀皇后求情,诉说仁德皇后萧氏侍奉先帝(辽圣宗)四十余年,并抚育本皇帝长大成人,本来应被尊为皇太后,却被钦哀皇后夺去了皇太后之位,而今又要加之以罪,难道合理吗?钦哀皇后回答说:仁德皇后若在位,恐怕是养虎遗患。她根本不听辽兴宗的劝谏。萧浞卜等人谋反一案审理完毕,萧浞卜、萧匹敌二人被赐死,围场太师、女真人著里骨、右祗候郎君详稳萧延留等七名官员弃市,凡涉及此案官员的亲戚、家人一律被处斩刑,总计牵连达四十余人之多。仁德皇后被迁往上京 (今内蒙古巴林佐旗)囚禁起来。其后,钦哀皇后又暗中派人前往上京暗杀仁德皇后,迫使仁德皇后自杀。朝廷上下一片愤怒之声,但都是敢怒而不敢言。萧匹敌“愚忠”辽景福元年(1031)六月,辽圣宗去世后,辽朝政局处于动荡之中。在此之前,钦哀皇后(辽圣宗妃子耨斤)与辽圣宗嫡妻仁德皇后之间矛盾重重,钦哀皇后以自己是辽兴宗的生母自居,自封为皇太后,专横跋扈,不可一世。而仁德皇后曾十分宠爱国舅萧匹敌,钦哀皇后于是迁怒于萧匹敌,护卫官冯家奴等人诬告萧匹敌谋反,准备拥戴仁德皇后执政,然后再重新拥立新皇帝。萧匹敌的妻子是辽朝秦晋王的公主,听说钦哀皇后的阴谋后,立即告诉了自己的丈夫,并说你将无辜被诛杀,与其坐以待毙,毋宁逃到女真境内隐姓埋名以保全性命。萧匹敌对妻子说;朝廷既然听信诬蔑不实之辞而诛杀忠良之臣,我宁死也不逃跑。钦哀皇后专权后以谋反罪赐死了萧匹敌。海印国师服法天圣八年(1030),陈希亮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知长沙县(今湖南长沙)。长沙县有一和尚号称海印国师,他与当时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关系十分密切,经常出入刘太后家,因而他勾结当朝权贵,仗势欺人,掠夺长沙县老百姓的田产,当地老百姓、地方官都敢怒而不敢言。陈希亮担任知县后,立即逮捕了海印国师,将他绳之以法,并按法律程序予以判刑,除掉了长沙县引起公愤的一大祸害,陈希亮为此而声誉大增。元昊娶契丹公主元昊被立为太子后,赵德明就同时册立卫慕氏为皇后。与此同时,赵德明为了与辽朝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于是派遣使者向辽兴宗求婚,请求将契丹公主嫁给元昊,辽朝同意了赵德明的请求,于景福元年(1031)将公主送往西夏完婚,同时辽朝还册封元昊为驸马都尉,赠给他夏国公的爵位。元昊借口迎接辽朝公主,率领数万骑兵到达府州 (今陕西府谷北),宋朝府州知州折惟忠知道元昊来而不善,严阵以待,迫使元昊不得不退兵。
1031年-逝世7月20日,罗贝尔二世,法国国王逝世罗贝尔二世罗贝尔二世(虔诚者)(Robert II le Pieux,972年3月27日-1031年7月20日)是法国卡佩王朝的第二位国王(996年—1031年在位)。他是法王雨果·卡佩的儿子,母为阿基坦的阿德莱德。生于奥尔良。由于卡佩王朝早期极端软弱,罗贝尔在其父王尚在位时即已被加冕为国王。996年,由于与自己的表妹伯莎结婚,罗贝尔二世被教皇格列高利五世处以绝罚。1016年,罗贝尔二世合并勃艮第伯爵领地。他在1017年即已为儿子亨利一世加冕称王。辽圣宗,辽国第六位皇帝逝世辽圣宗耶律隆绪(971年—1031年),辽国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是辽国在位最长的皇帝,在位49年。他即位前曾被封为梁王。辽景宗去世以后,他被立为太子,并于次年(983年)即位,改元统和。他即位时,年12岁,太后萧绰执政。萧太后执政期间,进行了改革,并且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使辽国百姓富裕,国势强盛。1009年圣宗亲政后,辽国已进入鼎盛,基本上延续萧太后执政时的辽国风貌,并且还反对严刑峻法,不给贪官可乘之机。在位其间四方征战,进入辽国疆域的顶峰。晚年迷信佛教,穷途奢侈,辽国势走向下坡路。辽圣宗死于辽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终年61岁,谥号为文武大孝宣皇帝。《辽史》赞语:“辽之诸帝,在位长久,令名(美名)无穷,其唯(辽)圣宗乎!”李德明,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之父逝世西夏太宗名曰李德明(981年-1031年),夏太祖李继迁长子也,生于981年,小字阿移,为人深沉有器度,多权谋。于1004年因父战死嗣夏王位。其管治最大特色是“依辽和宋”,同时向辽、宋称臣,接受两国封号,并伺机向西发展。数年间,西攻吐蕃和回鹘,夺取西凉府(今甘肃武威)、甘州(今甘肃张掖北)、瓜州(今甘肃安西东)、沙州(今甘肃敦煌东)等地。其势力范围扩展至玉门关及整个河西走廊。由于“依辽和宋”能麻痹辽、宋,“国家”得以和平,对内也能专注于经济发展,使辖区内农业有较大的发展。他在辽国的地位不断升迁,北宋亦对其不断封号。1020年把政治中心由西平府迁至怀远镇,改名兴州,即日后西夏的国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1028年正式立长子李元昊为太子。综观其一生,不但能成功保存祖先基业,并不断扩张自己的实力,单凭“依辽和宋”已能证明他是一位能干的政治家。但不幸在各项称帝的准备快完成,为西夏建国奠下了坚稳基础的时候,于1031年病死,终年五十一,谥号光圣皇帝,庙号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