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中医治疗中心

北京纵隔肿瘤中医治疗中心是由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成立,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郑伟达教授担任主任的以中医为主,以中西医相结合的专业纵隔肿瘤治疗机构。
本病概述
纵隔肿瘤是一组起源于纵隔的肿瘤,包括胸腺瘤、胸内甲状腺肿、支气管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淋巴肉瘤、恶性淋巴瘤、心包囊肿、脂肪瘤、神经原性肿瘤、食管囊肿等,以良性者居多,其它较少见的纵隔肿瘤有:血管瘤、脂肪瘤、纤维瘤及软骨瘤等。畸胎瘤多见于30岁以下,其余均多发生在40岁以上。本病除淋巴肉瘤和恶性淋巴瘤多数预后良好。
纵隔肿瘤,发病隐匿、缓慢,其病因不清楚。因此,只能通过定期胸部X线检查才能早期发现。手术是主要治疗措施,一旦确诊此病,应及早手术以防恶变,手术切除的肿瘤经病理诊断为恶性的,还应进行化疗和放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气促、乾咳、胸痛,偶有咯血。
2.声嘶、膈肌麻痹、上肢麻木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3.胸腺瘤患者有重症肌无力症状。
诊断依据
1.有乾咳、胸痛、气促或声嘶、膈肌麻痹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2.胸片或CT检查发现纵隔内病源。
3.甲状腺扫描见胸骨后甲状腺肿。
4.纵隔镜检查可帮助诊断。
辅助检查
1.胸片为发现本病的初筛检查;
2.CT、MRI、同位素甲状腺扫描等可确定病变部位;
3.纵隔镜检查或剖胸探查及肿大淋巴结活检有助确诊。
常见症状如下:
(1)呼吸道症状:胸闷、胸痛一般发生于胸骨后或病侧胸部。大多数恶性肿瘤侵入骨骼或神经时,则疼痛剧烈。咳嗽常为气管或肺组织受压所致,咯血较少见。
(2)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肿瘤压迫或侵蚀神经产生各种症状:如肿瘤侵及膈神经可引起呃逆及膈肌运动麻痹;如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如交感神经受累,可产生霍纳氏综合症;肋间神经侵蚀时,可产生胸痛或感觉异常。如压迫脊神经引起肢体瘫痪。
(3)感染症状:如囊肿破溃或肿瘤感染影响到支气管或肺组织时,则出现一系列感染症状。
(4)压迫症状:上腔静脉受压,常见于上纵隔肿瘤,多见于恶性胸腺瘤及淋巴性恶性肿瘤。食管,气管受压,可出现气急或下咽梗阻等症状。
(5)特殊症状:畸胎瘤破入支气管,患者咳出皮脂物及毛发。支气管囊肿破裂与支气管相通,表现有支气管胸膜瘘症状。极少数胸内甲状腺肿瘤的病人,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胸腺瘤的病人,有时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
用药原则
1.纵隔肿瘤属恶性或恶变者可用阿霉素、环磷酰胺、鬼臼乙叉甙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
2.重症肌无力者用吡啶斯的明。
中医治疗及调养
(一)起居调养法
(1)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在进行治疗的同时,注意定期做X线检查和查血象。
(3)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理气散结方:制南星10克,法夏10克,橘皮9克,枳实10克,竹茹15克,茯苓15克,人参10克,昆布30克,海藻30克,当归10克。每日1剂,分头道、二道煎服。
(2)理气治瘀方:当归10克,川芎9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坤草30克,瓜蒌24克,枳壳15克,橘皮10克,人参10克。每日1剂,分头道、二道煎服。
2.中成药
(1)大蒜制剂:每日3次,每日服10克。
(2)平消丹(片):每日3次,每次6~8片。
(三)饮食调养法
箬竹叶粥:青箬竹叶100克,粳米100克,红砂糖适量。将青箬竹叶洗净切碎入锅加入煮成浓汁,去药渣取药汁与粳米同煮,粥熟,加红糖调味服食。箬竹叶有利小便、消痈肿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