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仔
即南方会讲广东话的对外省打工的称呼
补充:解放前,广东人习惯称外省人为“外江佬”,解放后,南下干部到广东工作,他们打招呼问好都“老兄老兄”,广东人也学“老兄老兄”和他们打招呼,这本是很平常的,只不过广东人说普通话,“老兄老兄”的读法,近似“捞菘”。之后,广东人对讲普通话的人称作“捞菘”,原先是和外省人打招呼问好的,本来是对外省人的尊称,改革开放后,很多外省人南下到广东工作,其中一些不良分子在广东作奸犯科,广东人称呼外省人“捞仔、捞妹”等已带有歧视的味道了。
吉他手:
捞仔高中毕业正式学习吉他。在广州期间日子过得颠沛流离。尽管这样,捞仔也从来没想放弃过吉它弹奏技术的研习,一段时间后,捞仔的演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捞仔说:“我觉得技术仍然占很高的要求,音乐元素应更加多元化。现在是一个融合的年代,各种音乐的界限已经模糊。做音乐要有一些新的手段。我的音乐取向,没有固定的模式,把以前所学的做一个融合,吉他已经变成我的音乐的一部分。”正因为有着这样的音乐理念,他把各种的音乐元素,摇滚、电子、朋克、蓝调……全部融合在一起。他的吉他柔细而清亮,其中著名的唱片《阿姐鼓》里的所有吉他部分就是捞仔演奏的。现在捞仔已经转型,主要在唱片制作和编曲,现在是著名的音乐制作人。曾被誉为“华南第1吉他手”
代表作有:《里奥爵士》等专缉,深受广大吉他爱好者的喜爱
首先我们要知道"捞"的来由与起源!实际"捞",并不是歧视,只是后来一些自卑的外省人和一些没文化的本省人将"捞"误会并加以扭曲,甚至乎得以令一些以妖魔化广东为乐的外省人有更多借口唱衰广东
以下摘自网友"我想说实话"部分见解
广东开放改革初期,广东人的普通话确实好差,以我父母辈来讲,基本上能听懂的人都不多。当时,广东人对会讲普通话的人相当尊重,特别是那些下乡知青,更是尊重,认为他们有文化,有修养,有一点高人一等的感觉。所以,这种心态造就了广东人不排外的原因之一。当时,有某些北方人来广东做生意。当时他们一般称呼他人,都用“老兄”“老兄”。例句:老兄,可不可以帮个忙!于是,广东人反过来称呼他们的时候就学北方人的方法,但由于发音不准,于是就出现了“捞松”这个词!以前,有一句广东顺口溜叫:“捞松,捞松,唔食葱!”当然,而后来证实这句话是误传,因为,中国东北是会吃大葱的。
---
民间解释
"捞"如前面所说,知青下乡用"老兄"称谓广东人,广东人用"老兄"反称谓外省知青,谁知道歪音了,导致"老兄"变成"捞松",广东人当时觉得很不好意思的,有一个说法,当时知青觉得"老兄"的歪音很搞笑,也就跟着广东人那样将"老兄"歪着音来读,来称呼广东人,导致了后来"捞松"的广泛流传
那个时候的"捞松"只是一个非常善意的词语,但后来被一些自卑的外省人和没文化的本省人恶意理解,变成了歧异
捞松此词最后开始延伸,发展出"捞仔","捞妹","捞婆","捞佬"
这和广东人的称谓习惯有关系,并不是地域歧视
比如"日本人",到广东人口里就不叫日本人了,就叫日本佬,日本婆,日本仔,日本妹,嘎佬,嘎仔之类的(日本语结尾不是经常带"嘎"字音符吗?广东人就顺水推舟将日本人的称谓形象化了),又譬如美国人吧,他们也同样地,叫将美国人的人字改为"佬"啊,"仔"啊之类的,然后还将泛西方的国民称为"鬼佬"
在中国,广东人对待本省以外的市民也会加个"佬"啊,"仔"啊之类的字眼,实际上别以为他们对本省以外的人才那样,他们对自己城市的人也一样,比如和自己同省不同市,同市不同县,同县不同镇,同镇不同乡,同乡不到街道,同街道不同学校,都会将**人后面的"人"字改为"佬"字"仔"字之类的,什么广州仔啊,佛山妹啊,中山佬啊,深圳婆啊,什么一中仔啊,三中妹啊(这两个就是对所在学校学生的称谓)
纯粹就是一个习惯性称谓,有什么歧视可说?如果这么都算歧视,广东绝对是个内斗得非常厉害的省份,今天也绝对不可能容纳这么多的外省人
"捞仔""捞妹",现在不单要来称呼外省人,甚至连本省人自己都称呼自己同省的做"捞仔""捞妹",虽然这个词现在已经被某些人扭曲成带有歧义的词,但即使是歧义,也不单用在外省人身上,不明白"捞"字起源的广东年轻人,是将"捞"泛指为"没文化""老土""没见识""呆头呆脑的",只要存在这几点他们认为的缺点,他们都会叫你做"捞",包括本地的人
同时"捞仔"在这班年轻人心中也可以说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纯粹称呼,和老兄差不多,朋友之间见到面,就打趣说到"喂,捞仔(妹),吃饭没有"? "喂,捞妹,好久不见了,去哪里混了呀"?
其实就是这样,"捞"字在广东人心里就是这么纯粹平常,不单要来称呼外省人,也要来称呼本省人,甚至要来当作朋友死党间的称号
现在年轻人用字用词都非常随便非常不考究,要追究起来肯定要吐几升血,就如这个"捞"字,只是广东人没心思追究起源,认真追究起来,"捞"字本身就是个善意的褒义词,那么说,究竟是谁歧视谁,谁妖魔化谁?
现在年轻人时不时见到面都要讲句"死了吗,没见你很久啊",大家心知肚明都是一句善意的贬义关心,如果追究起来,这根本就是一句诅咒,那要不要请个律师告他诽谤?
心放宽些,自信够了,说什么都影响不到你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