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花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采花节

采花节是中国白龙江流域甘肃南端的博峪藏区的节日风俗,博峪藏区素有甘肃西双版纳之称。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当地的男女老少一起举行采花节。采花节是花神的祭节。

节日活动抢水

采花节的第一天,人们前往附近的山泉旁,用双手捧水痛饮,或者打水回家洗发、洗身。传说节日的那一天,山泉中的水有消灾怯病,可给人带来吉祥。

采花

抢水活动结束,人们就开始准备第二天上山的采花,各家父母将女儿精心装扮,美貌秀丽的藏族少女美如天仙。当第二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人们便为上山的姑娘们送行,姑娘们唱着《告别歌》在领队的带领下向山里进发。路途气氛活跃,大家用歌唱的形式来进行问答或者唱起《上山歌》。到了刺儿坎上,姑娘们支锅做饭,男人们在祭祀花神的地方插上木刀、木斧、木箭,祈祷花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祭祀完毕,采花开始了。姑娘小伙子们结伴向花丛中走去,采集那些花儿插在姑娘们的发辫上。

第二天,在上山的人们唱起了《离别歌》,下山后,村庄里的乡亲们都已经等候在那里,由迎接中的妇女边敬酒边唱起《敬酒歌》为上山采花姑娘们洗尘。姑娘们则唱起《谢酒歌》。人们一起跳起了当地的罗罗舞来欢庆节日。

相关传说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传说很久以前,博峪山寨一个贫苦人家有六个姑娘,一年端午节的时候,小姑娘上山采药时受伤,被一位叫达玛的姑娘所救,还把她背回了家,达玛姑娘能歌善舞,心灵手巧,品质高尚,她带领六姐妹踩遍博峪的山山水水,采药治愈民间伤病。达玛去世后,六姐妹以她为榜样,继续为当地的乡亲们解除病痛,六姐妹去世以后同达玛一起葬在附近一座开满鲜花的山上。当地人为了纪念达玛和六姐妹,就将博峪的七座山称为“七姐妹山”。为了纪念她们,年轻人在吉祥的端午节都要结伴上山祭扫七姐妹的坟墓,采吉祥花带回家,慢慢地,“采花节”就成了博峪人过端午节的独特方式。

采花节:白马藏族人的端午节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博峪乡,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到初五,居住在这里的白马藏族人都要举办“采花节”来庆祝端午,这个习俗从古到今,代代相传,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的风貌。博峪乡地处甘肃、四川的交界处,距离著名的旅游胜地九寨沟仅一山之隔。

“采花节”每次举行两天,初四一大早,博峪乡7个山寨的小伙子们佩带漂亮的腰刀,穿戴整齐,姑娘们浓妆艳抹,穿着艳丽的衣服,背携壶浆,各自聚集一地,向北方的“七姐妹山”祈祷过后,开始载歌载舞,向这座山进发。

一路上隔一段路程都要举行歌舞“歇场”,这是姑娘小伙子们展示歌喉的好机会,向亲戚、朋友、恋人唱祝福的歌。一路边行边唱,到了“七姐妹山”的时候,已近傍晚,人们便在山上燃起篝火,姑娘小伙们手拉手翩翩起舞,尽情欢舞,直到天亮。次日中午,姑娘们用采来的鲜花精心装扮自己,头上、辫子上、手臂上、背上全都挂满鲜花,然后开始下山。下山的路上照例举行歌舞“歇场”。到了村口,等候的老人挡住采花姑娘们对歌、敬酒,然后全寨人来到寨中空地,同全村老少跳舞、对歌、敬酒,相互祝福,祈祷村寨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白马藏族旧称“白马番人”,是古代氐族的后裔,新中国成立后被视为藏族的分支,称“白马藏族”,但其文化、宗教和生活习俗都与藏族不同: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使用汉字;男女老少皆能歌善舞,世代农耕;男女都留辫子,长年头戴白色圆顶的毡帽,帽上插着白色的雄鸡尾翎,身穿对襟长袍,服饰与别的民族大不一样。舟曲县的博峪乡是白马藏族一个重要聚居区,目前全乡4000多人全部是白马藏族。

“采花节”是博峪白马藏族人的一个盛会,这个习俗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博峪山寨一个贫苦人家有六个姑娘,一年端午节的时候,小姑娘上山采药时受伤,被一位叫达玛的姑娘所救,还把她背回了家,达玛姑娘能歌善舞,心灵手巧,品质高尚,她带领六姐妹踩遍博峪的山山水水,采药治愈民间伤病。

达玛去世后,六姐妹以她为榜样,继续为当地的乡亲们解除病痛,六姐妹去世以后同达玛一起葬在附近一座开满鲜花的山上。当地人为了纪念达玛和六姐妹,就将博峪的七座山称为“七姐妹山”。为了纪念她们,年轻人在吉祥的端午节都要结伴上山祭扫七姐妹的坟墓,采吉祥花带回家,慢慢地,“采花节”就成了博峪人过端午节的独特方式。

近年来,“采花节”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习俗,慢慢地受到多方面的关注,每年端午节都有不少学者和游客前来观赏。原来的“采花节”都是由各村村民自发组织,现在每隔三年乡政府出面将各个村联合起来,组织一次大型的“采花节”。如今“采花节”已经变成了一个融文化、经济、旅游、体育、宗教、民俗为一体的民间盛会。

景颇族采花节采花节。景颇语称“思鲜鲜”或“吉达”、“宁打”等,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届时,同寨或邻寨的青年男女相约在一起,带着粑粑丝、米饭、鸡蛋等食物,一同上山找一适合玩耍的地方,大家唱歌跳舞,说笑嬉闹,举行打“炀碟”等各种游戏。情侣们则谈情说爱、互赠礼物,其余男女老少,则每人出些酒肉等食物,共同煮食。老者唱歌给年轻人听,歌词多为吉利之语。饭后,大家唱歌跳舞,一同玩乐。晚上青年男女彼此相约,在公房和其它地方唱歌吟调,尽情娱乐,直到深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