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西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

红西凤

中国四大名酒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始于殷商,盛于唐宋,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灿烂。西凤酒具有“凤型”酒的独特风格。它清而不淡,浓而不艳,酸、甜、苦、辣、香,诸味谐调,又不出头。它把清香型和浓香型二者之优点融为一体,香与味、头与尾和调一致,属于复合香型的大曲白酒。西凤酒的特点是:酒液无色,清澈透明,清芳甘润、细致,入口甜润、醇厚、丰满,有水果香,尾净味长,为喜饮烈性酒者所钟爱。

红西风即是西凤酒中的一只潮流酒!红西凤具有“清而不淡、浓而不艳,集清香、浓香于一体,酸、甜、苦、辣、香五味协调俱全,均不出头”,成就了西凤酒的另一种独特风味,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

发源地千年柳林镇,被国家列入第一批原产品地域保护范围

龙凤呈祥,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美好未来、吉祥如意的精神寄托,也是对皇帝皇后、男女婚姻的别称。

关于凤凰的传说起源于哪里?自古就有 “凤鸣”(凤在那里鸣叫)、“凤翔”(凤在那里飞翔)的地名,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凤翔县、凤鸣镇、凤县等这些地名数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

而有数千年产酒历史的凤翔县柳林镇就是中国四大名酒——西凤酒的原产地。这里也是神农炎帝的故乡,周秦的发祥地。

柳林镇的水质、土质和空间,数千年来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微生物环境。离开了这种环境,再好的技术也酿造不出西凤酒的独特风格。酿造红西凤的水就是用凤凰泉原址的地下水。

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箫的华山隐士萧史,知音相遇,结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现在的凤凰泉泉水清澈,水质甘美,是矿化程度很高的天然饮用矿泉水。

柳林镇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赋予了红西凤醇香典雅的独特风格,而在这样的酿造环境生产西凤酒的企业,经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确认,成为第一批进入原产品地域保护产品的企业。

制作工艺为了酿造出最好的口感,红西凤一直延用最传统的手工工艺,对细节的要求尽乎苛刻。

红西凤的选粮几乎就是“选美”!千万斤优质高粱为原料,在投产前需要经过粉碎,粉碎时每一粒都要均匀地破碎为三到四瓣!因此,仅仅是质量优异的原粮仍然不够,还要达到颗粒饱满、色泽鲜亮、颗粒均匀的要求,才能用于红西凤的酿造。为了甄选红西凤的原料,带着这样苛刻的选粮标准,西凤人进行了长年艰苦的跋涉。从沃野千里的黑土地辗转至地肥水美的黄土高坡;从雨量丰沛的江南水乡考量到日照充足的东北平原……在无数次筛选、鉴别和尝试之后,才最终选定了四处符合条件的秘密原料产地,这四处最高规格的原粮产地从而成为西凤酒专属的原料供应基地。制作方法千年传承的工艺,酿造成为最优雅的艺术

西凤酒是以大麦、豌豆制成,优质高粱为原料,配以天赋甘美的柳林井水,采用高温培曲,土暗窖发酵,续渣混蒸混烧而得的新酒,需贮存三年,再经精心勾兑而成。酿制全过程:从选料、碎粮,到入窖、上甑,再从摘酒、窖藏,到勾调、点香,共有三十八道工序、一百八十九个控制点;从制曲工、投料工,到蒸酒师、调酒师、评酒员,逐级把关;红西凤的酿酒师需要十五年以上的酿酒经验,‘轻撒匀铺’、‘回马上甑’,全赖西凤酒厂年过半百的老师傅们一手拿捏。工艺手段西凤酒生产采用续渣配料老五甑法发酵(即连续发酵法),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第一年九月立窖,第二年七月挑窖。全生产过程分为立(立渣)、破(破渣)、顶、圆、插(停止投粮)、挑(糟醅)六个过程。要求:开水施量(即施底锅水以利杀菌排酸、润料、增香的作用);热拥法做窖(即低水分,入池水分要求在56%左右;小曲量,加曲量为原粮的18~20%;适温入池,适当的提高入池温度约在18~20℃,以适应发酵期短,促进窖醅发酵生香);泥封窖(每窖入池完毕用新泥土封窖,以扩大酒醅与土的接触面,促进增香,同时起防菌侵入及保温发酵的作用)。

发展历史西凤酒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名酒之一。凤翔古称雍州,地处古周原,是中华民族先祖的定居地区之一。这里又是上古农业大师后稷教民稼墙的地方,历来颇具兴农酿酒之地利,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 唐仪凤年间的一个阳春三月,吏部侍郎裴行俭护送波斯王子回国途中,行 至凤翔县城以西的亭子头村村附近,发现柳林镇窖藏陈酒香气将五里地外亭子头的蜜蜂蝴蝶醉倒奇景,即兴吟诗赞叹曰:“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此后,柳林酒以“甘泉佳酿、清冽醇馥”的盛名被列为朝廷贡品。 到了近代,柳林酒改为西凤酒。在手工业作坊的生产条件下,西凤酒产量很有限,寻常百姓只得慕名兴叹。特别在三座大山的深重压迫下。西凤酒已经濒临绝境。解放后,陕西省西凤酒厂的建成,使西凤酒获得新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河现代科学技术在酿造工艺中的广泛使用,西凤酒产量突飞猛进,质量精益求精,品种不断增加,四次被评为国家名酒,两次获得世界最高级别的金奖,已经成为人们待客赠友的上乘佳品。如今西凤酒---这一古老的名酒之花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更加大放异彩。1956年,国家投资在柳林镇建起了“陕西省西凤酒厂”,从此,西凤酒迅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日趋增长,品质风格更加醇馥突出。在1952年、1963年和1984年的第一、二、四届全国评酒会上,西凤酒三次被评为国家名酒,两次荣获国家金质奖章。1984年,在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西凤酒又获得金杯奖。 西凤酒具有“凤型”酒的独特风格。它清而不淡,浓而不艳,酸、甜、苦、辣、香,诸味谐调,又不出头。它把清香型和浓香型二者之优点融为一体,香与味、头与尾和调一致,属于复合香型的大曲白酒。西凤酒的特点是:酒液无色,清澈透明,清芳甘润、细致,入口甜润、醇厚、丰满,有水果香,尾净味长,为喜饮烈性酒者所钟爱。

潮流西凤酒千年传奇酒海,成就红西凤不可复制的优雅

酒海就是藤条制的酒桶。这是西凤独有的贮存方式,在千年前这种贮存方式就已经使用了。它是用藤条编制而成的用于贮存白酒的大酒篓,用鸡蛋清等物质合成粘和剂,在其内表面先用白棉布裹糊,然后用麻纸裱糊,约糊麻纸近百层。最后用菜油、蜂蜡等涂抹表面,只有等彻底干燥后才可以用于装酒。

西凤酒厂一个大酒海储量达千吨,小的也有数百公斤。西凤酒厂目前有老酒海数万只,储酒两万多吨,国内独一无二。

1:3:6,这是红西凤的神秘黄金比例。即以100%酒海珍藏老酒,取不同的陈放年头,按照1:3:6精心调制。红西凤酒采取30%的30年,60%的20年老酒,10%的50年调配而成,所有出厂的红西凤都要求执行这份古老而神秘的黄金比例。

正是这种对酒品的一丝不苟,对最基本细节的重视和严格要求,最终成就了一枝独秀的红西凤,使红西凤具有“清而不淡、浓而不艳,集清香、浓香于一体,酸、甜、苦、辣、香五味协调俱全,均不出头”的凤香复合型风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