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书院-儒林外史孽海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国学大书院-儒林外史孽海花

作者:[清]吴敬梓[清]曾朴

ISBN:10位[780546796X]13位[9787805467962]

出版社:三秦

出版日期:2007-05

定价:¥19.80元

内容提要《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清代著名小说家。

《儒林外史》通过对醉心于功名利禄的各种类型“儒”的剖析,抨击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社会政治的黑暗、道德的败坏。这其中有利欲熏心、热衷功名的腐儒,如周进、范进等;有不学无术、趋炎附势的名流,如季萧苇、赵雪斋等;有敲骨吸髓、贪婪成性的猾吏,如王惠、汤奉等;有蛮横狡诈、鱼肉乡里的土豪劣绅,如严致中、张静斋等;还有道德沦丧、到处招摇的骗子,如权勿用、牛浦郎等。

《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曾朴,清末著名小说家,江苏常熟人。

《孽海花》主要描写的是晚清上层社会的生活。在众多的人物中,既有逛娼院、狎男妓、私仆妇、玩伶人之类,整日寻欢作乐,骄奢淫逸;也有鉴赏古玩、赋诗饮酒之流,互相吹捧,勾心斗角。可以说,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朝末年的群丑图。

作者简介《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安徽全椒人,清代著名小说家。《孽海花》作者曾朴(1871-1935),清末著名小说家,江苏常熟人。

目录儒林外史

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2

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6

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10

第四回荐亡斋和尚吃官司打秋风乡绅遭横事…………………16

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20

……

书摘书摘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全书共56回,40余万字。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安徽全椒人,清代著名小说家。

《儒林外史》主要塑造的是封建社会中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作品通过对醉心于功名利禄的各种类型的“儒”的剖析,抨击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社会政治的腐败黑暗、道德的败坏腐朽。这其中有利欲熏心、热衷功名的腐儒,如周进、范进、匡超人等;有不学无术、趋炎附势的名流,如季萧苇、赵雪斋等;有敲骨吸髓、贪婪成性的猾吏,如王惠、汤奉等;有蛮横狡诈、鱼肉乡里的土豪劣绅,如严致中、张静斋等;还有道德沦丧、到处招摇的骗子,如权勿用、牛浦郎等。通过这些典型人物,具体形象地反映了科举制度如何毒害知识分子的灵魂,怎样使他们变得麻木、愚昧、无耻和堕落。如周进考到60多岁,还是个童生,当商人们答应替他捐个监生时,他竟爬到地上磕头说:“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范进一生醉心于科举功名,从20岁开始应试,直到胡子花白,还没有考中。54岁那年,总算中了举人。范进乍闻考中,起初不敢相信,继而高兴得发了疯,拍手大笑:“噫!好!我中了!”,“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书中反映的各种类型的“儒”的种种丑态,说明科举制度下的腐朽风气已经毒化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

《儒林外史》还塑造了一些正直仁善的形象。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杜少卿,巡抚推荐他进京面见皇帝,他急忙推病躲开。又如敢于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女性沈琼枝,她视富贵荣华如草芥,宁肯靠卖诗文和做刺绣糊口,也不愿嫁给盐商作妾。还有靠卖画为生的王冕、卖艺为生的鲍文卿等,都是作者肯定赞扬的人物。这些人物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主张。

《儒林外史》代表着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讽刺艺术的最高成就。在讽刺手法上,作者不直接表露自己的看法,而是通过人物言行的自我矛盾,自然而然地显露其荒谬和丑恶;透过喜剧性的人物形象,揭示出悲剧性的社会本质,因此,它的讽刺艺术既真实又尖锐深刻。如范进在居丧期间到汤知县那里打秋风,吃饭时,见银镶的筷子,他不举;换了一双象牙筷子,他还是不肯举;又换了一双白色竹筷子才罢了。知县见他在居丧期间能如此尽礼,正为没有备办素席而着急,他却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送在嘴里。此外作者善于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了深刻的讽刺效果。如对严监生死时的描写:“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