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遇吉
周遇吉是明末锦州卫人,勇武善射,加入行伍之后,在与后金的作战中极为勇敢,冲锋陷阵总是冲在最前,凭借着战功逐渐从普通士卒提拔为明朝军队的京营游击。京营原是土木堡之变后,为扭转卫所兵士战斗力下降而由兵部侍郎于谦改革兵制招募的一支军队,号称营兵,因为全部驻扎于北京,亦称京营。到了明朝末年,京营将领很多都是靠家庭背景和裙带关系取得职位的官宦子弟,他们对于出身下层忠厚鲁直的周遇吉颇为轻视,周遇吉曾对他们说:“各位都是家世良好的纨裤子弟,只怕将来难以征战疆场,平时为什么不勤于操练以抱效国家,而愧对朝廷的俸禄呢?”他的这一席话招来了同僚们的嘲笑,而多年之后,周遇吉战死宁武,而京营明军却在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之际几乎不战而溃。
周遇吉生逢明末乱世,与大部分同时代的明朝将领一样,他的主要军事生涯都在与农民起义军的交战之中渡过。周遇吉先后跟从张凤翼、孙应元、杨嗣昌等人与农民军转战于河南、湖北等地,因为屡次获胜、将张献忠逐入四川、保护献陵等战绩加封为太子少保、左都督。
1642年冬季,周遇吉接替刚刚被明廷处死的许定国出任山西总兵官,赴任之后,淘汰老弱残兵,修缮兵器,加强练兵,积级备战。此后,明军在与农民军的几次关键战役中屡遭惨败,主力丧失殆尽,失去了对农民军作战的主动权。第二年冬季,李自成攻占陕西,准备取道山西进攻北京,周遇吉与山西巡抚蔡懋德分别布置河防,并向京师求援,但当时北京已无兵可调,仅是象征性地派遣副将熊通率领二千士卒助战,周遇吉留下熊通防守黄河之后,赶赴代州为北京建立阻击防线。1644年正月,平阳守将陈尚智投降李自成,劝降熊通,并让他游说周遇吉归降。周遇吉见到熊通后,怒斥道:“我受国家的厚恩,怎么可能跟着你叛逆?!你统兵两千,不去杀贼,为什么反而要做说客?!”周遇吉怒斩熊通,将首级送往北京,以显示自己效忠朱明王朝的决心。
二月七日,李自成攻取太原,原任山西巡抚蔡懋德自尽身亡。李自成在太原休整八天之后,又攻取了忻州,进而急攻代州。周遇吉在代州坚守数天之后,粮尽援绝,率军突围后退保宁武关。
宁武关位于山西中部,传说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宁武是由太原北上大同的交通要道,明朝景泰年间建筑关城,与偏关、雁门关一起成为防御鞑靼骑兵的山西三关之一,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如今的宁武县城仍然建在关城原址,北同蒲铁路与大运公路都从这里经过,坐火车途经宁武时,可以从车厢内俯瞰到整个狭长的宁武县城以及边山上的长城遗迹。
无论周遇吉如何备战,以山西孤旅是绝对无法与李自成数十万大军相抗衡的,所以代州的失守是在情理之中,不过,令人不解的是,明朝在代州北方的大同、宣化一带仍驻有重兵,但周遇吉突围后没有北上与雁门关守军会师继续防御农民军,而是南下宁武关,不知道周遇吉是害怕被李自成追歼于险峻的雁门关一带,还是有南逃保存实力之心,或许根本就是慌不择路?
而更令人不解的是,被明廷斥为“流寇”李自成一向习惯于流动作战,并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但他这次却没有从代州北上去完成进攻北京的既定战略,而是也跟着周遇吉回师宁武关追歼这支根本不会对他的大军造成危胁的仅有四千人的弱旅。民间曾经有李自成看见牧童倒骑牛背而决定出奇不异“倒取宁武关”的故事,但过于牵强,不值详述。
双方最初的战略设想究竟如何,我们如今已经无法猜测,我们只能将目光投向这场无关战局但却影响深远的战役。宁武关地势险要,而农民军又志在必得,因而此次战役进行得相当惨烈。农民军因为在明军火炮猛烈的轰击伤亡较重,曾以“五日不降者屠其城”的宣传攻势希望迫使周遇吉投降,明军火药即将耗尽的时候,一些将领也曾劝说周遇吉改变策略不要一味硬拼,但被追求“一军皆忠义”的周遇吉断然拒绝。
由于周遇吉的顽强抵抗,李自成一度准备放弃攻取宁武关,但他手下的将领们一再坚持,农民军因而再次对宁武关发起了猛攻,在火炮的轰击之下,关城不断坍塌,农民军冲锋的前队战死,后队马上跟进顶替,终于攻破宁武关。农民军攻入关城之后,周遇吉继续指挥巷战,从战马上摔下来后又徒步奋战不止,在身中数箭被农民军生擒后也仍然破口大骂不愿屈服,农民军将周遇吉悬吊于高竿之上乱箭射死,然后又将尸体肢解。周遇吉的夫人刘氏素来勇健,带领几十名妇女拒守公廨,登上屋顶向农民军放箭,全部被农民军烧死。
做为一个出身下层,被明廷从普通士卒提拔成为一省总兵的周遇吉来说,支持他信念的是最朴素的爱国忠君思想和军人战死沙场的责任感,从这一点上来说,周遇吉是值得肯定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周遇吉没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不能认清农民起义的进步性,更不能顺应历史潮流,最终与自己的家庭以及四千名士卒一起做了朱明王朝的殉葬品,这是周遇吉个人的悲剧。
甲申国变之年,当明军一触即溃望风而降的时刻,周遇吉特立独行的举动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历史上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李自成因此一度准备撤回陕西,农民军攻入北京之后,士卒们还在说:“如果每一镇的主将都象周总兵那样,我们如何能够到达这里?”福王在南京即位之后,追封周遇吉为太保,谥号忠武,列祀旌忠祠。明末清初的一些历史著作也极力渲染宁武关之战,出现了许多互相矛盾、难觅历史原貌的描述。其实,宁武关之战的相持时间长短、激烈程度、战绩大小都是次要的,这些无谓的争论丝毫不影响周遇吉本人“舍身取义”的价值。
一些历史著作记述说,宁武百姓跟从周遇吉抵抗农民军,城破之后,百姓被杀者甚众。而另一些著作则说:屠杀平民的不是农民军,而是明朝降将尤世禄的个人行为。尤世禄曾任山西总兵,被革职后居住于宁武,与当地士绅结怨,被迫返回原籍榆林,农民军攻取榆林后,他投降李自成,奉命前往宁武城下招降周遇吉,险些被乱箭射死,旧恨未了,又添新仇,尤世禄因而在城破之后进行报复,屠杀了数千平民。
封建王朝需要利用周遇吉的忠诚,文人士绅赞扬他的气节,普通百姓敬佩他的勇烈,周遇吉因此在宁武长期得到普遍的尊敬,民间戏曲有《宁武关》的剧目,县内建有周遇吉祠和忠武庙,去年我去芦芽山途经宁武时曾准备一游,但行旅匆匆,失之交臂。宁武县里还有三处与周遇吉有关的墓地遗址,一处位于人民大街西口县粮食局院内,这里也就是周遇吉的夫人和家人们的殉难之处。第二处位于城东大河堡村外,原为周遇吉本人墓地,后来因为河水冲刷而被迁走。第三处位于东郊火车站北,从周遇吉原墓址迁来,此处遗迹尚存。
宁武县有关周遇吉的历史遗存在清代是当地的名胜,周遇吉也在当时被神化,周遇吉的原墓地受到恢河洪水冲刷,有平毁的危险,这时却出现了坟前突起两座土山护卫坟墓的传说,一位南方学子来到宁武后,对此颇感怀疑,但不久,他便自称亲眼看到了另一座更大的土山平地而起,挡在了周遇吉墓前,并立碑记述此事,据八十年代编撰的新版《宁武县志》记载,此碑至今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