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何裕建

何裕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美国医学杂志《Medical Science Monitor》国际审稿委员会委员

2000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会议出席奖(Travel Award)获得者

2005/2006年度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获得者。

主要研究领域:

化学生物学、有机化学

主要学习经历:

1983年6月 湖南师范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

1992年6月 北京大学,获放射化学硕士学位

2001年5月 美国华盛顿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获化学博士学位

2001年5月-2004年11月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获药物化学博士后训练,任访问研究员

1992年6月-1994年11月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工作

1994年11月-1997年8月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

1) 在生理条件下用实验确证了可能与人类衰老密切相关的人类染色体端粒DNA四螺旋结构的天然构象选择方式;

2) 首先研究报导了肽核酸作为专一高效的放射性药物在癌症的诊断和反基因放射疗法中的重要应用;

3) 发展了三链DNA的研究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可能应用;

4) 首先发现和报导了生理节律性不仅表现在蛋白质酶分子和核酸的稳定性和活性上,也表现于一般的有机分子甚至无机物质的稳定性和活性上;

5) 提出和证实了"天然地球轨道手性力场"的存在,并对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研究,尝试在理论和实验上从不对称力学机制上统一解释生物分子手性起源、生物钟起源、JUNK DNA的起源、分子进化的方向性和驱动力等经典学术难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