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磨坊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美丽的磨坊女》是舒伯特从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缪勒的同名长诗里,选 出其中二十首谱写成的声乐套曲。作于 1823 年。

长诗所描述的主人公是一个朝气蓬勃满怀幻想走向生活旅程的青年。在 孤独流浪中,他被雇为磨工,并深深地爱上了磨坊主人的女儿。但是,他的 忠诚并没有打动磨坊主女儿的心,她却爱上了一个猎人。爱情的不幸使青年 磨工陷入极度的悲观和苦闷之中,最后他投进清澈的河水,到水底去寻找慰藉。

这部具有鲜明抒情风格的套曲,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强烈的戏剧性,它 反映了当时在奥地利反动统治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郁闷、悲愤和对于 光明幸福的热切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十九世纪欧洲封建复辟时期的社 会现实。同时,这部套曲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命运和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怨 恨。

套曲中除了青年磨工(第一人称)的形象之外,还有辅助的形象。一个 是人格化了的小河,它是主人公的忠实朋友、伴侣和唯一的安慰者;另一个 是主人公的情敌——猎人。它们都是在钢琴伴奏中加以体现的。

故事的结局是不幸的,但是整个套曲的情绪却是明朗、抒情的。这说明 当时舒伯特虽然处在苦闷、彷徨和悲观失望中,但他对生活却仍抱有幻想、 充满希望。他认为“悲痛使人的辨别能力敏锐起来,使人们的精神坚强起来”(1824 年 3 月 25 日日记),“我的音乐作品是从我对音乐的理解和对痛苦 的理解中产生的,而那些从痛苦中产生的作品,将为世人带来幸福”(1824 年 3 月 22 日日记)。《美丽的磨坊女》这部声乐套曲在创作思想上和作曲家 所追求的理想是一致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