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式民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朱元璋定都南京伊始,将江南等地居民移迁泰州,并修复州城,营建州治,疏浚河流,鼓励农垦。此后的六百四十多年中,泰州从未遭受兵燹之灾。于是大量不可移动的文物,尤其是建筑物得以幸存。直到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明清泰州古城风貌犹存。城区街河并行,古建筑随处可见。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保存明清古民居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一九八七年,经文物专家鉴定,泰州民宅、民居建筑被定名为“泰式民居”,与江西景德镇的“赣式民居”,安徽歙县、黟县的“徽式民居”,江苏吴县的“苏式民居”相提并论。这是泰州古文明史的物质载体,一笔不可复制的人文资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