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沙·埃尔曼
米沙·埃尔曼是一位犹太血统的俄裔美国小提琴家,他于1891年1月20日出生在俄国的塔尔诺。他的父亲是一位教师和业余小提琴手,埃尔曼幼年时就是伴随着父亲的琴声成长的,当年,幼小的埃尔曼曾被小提琴的优美声音所深深地迷住,有一次竟因为渴望得到一把小提琴而病倒了。当家里人看到小埃尔曼这样痴迷小提琴时,便感觉到这个孩子可能具有着非凡的音乐才能,于是父亲便赶紧为他准备了一把小提琴,并开始亲自教他拉小提琴,这一年,埃尔曼只有四岁。在接触了小提琴之后,天才的埃尔曼进步神速,很快父亲就不能再教他了。正在这个时候,小埃尔曼有幸被当地的奥拉京娃公爵夫人看中,她慷慨地资助了埃尔曼,使得他能够进入到敖德萨音乐学院学习。进入了敖德萨音乐学院以后埃尔曼开始跟随小提琴教授菲德曼学习。1899年,八岁的埃尔曼在学院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成功地演奏了贝里奥的《第七小提琴协奏曲》,受到了许多专家们的瞩目。事隔不久,前来此地进行旅行演出的奥尔无意中听到了小埃尔曼的演奏,他像发现了珍宝一样将埃尔曼抱在怀里,不住地称赞他具有着超人的天才,并立即决定要将埃尔曼带到彼得堡,留在身边亲自培养。就这样,埃尔曼非常幸运地成为了这位伟大小提琴教育家的重点学生。
在奥尔教授的系统和科学的训练方法指导下,埃尔曼的琴技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到了13岁时,他已经是一名非同寻常的神童小提琴家了。这时,奥尔便开始有意放他到欧洲各国的音乐舞台上去闯一闯。1904年,他首先在法国的巴黎与巴黎科隆室内乐团一起演奏了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受到了当地听众的热烈赞扬。该年的10月14日,埃尔曼又在德国的柏林举行了一场盛况空前的独奏会。1905年3月21日,埃尔曼又在英国的伦敦,由查理•威廉姆斯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协奏,极其精湛地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此次演出立即就产生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轰动效应,人们亲眼目睹了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天才所创造的奇迹,同时也亲耳聆听了这位倾刻就成为世界一流小提琴演奏家的埃尔曼的不可思议的神奇演奏。在此之后。根据奥尔的意愿,埃尔曼先后在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和芬兰等国的许多城市中不断地举行音乐会,其名声越传越远,越叫越响。当时誉满世界的众多音乐大师如约阿希姆、尼基什、李赫特等人,都成了这位天才小提琴家的忠实听众。
1908年,埃尔曼第一次踏上了美洲的土地,他在纽约以其令人眼花缭乱的技艺,向当地热情而又内行的听众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从此以后,美国的听众便再也忘不了这位了不起的天才小提琴家了,而埃尔曼本人也与美国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这种情缘使得他终于在1923年加入了美国籍。
埃尔曼是20世纪上半叶最受人们欢迎的、最繁忙而又最走红的小提琴大师之一,他一生始终坚持着持久的小提琴演奏生涯,尤其是在二、三十年代,他的琴声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世界之声,就像今天人们熟悉海菲茨、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和帕尔曼一样,当时的音乐爱好者们几乎无人不晓埃尔曼的名字。1936年到1937年间,他在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连续举行了五场独奏音乐会,共演奏了15部小提琴协奏曲,并将其总称为“小提琴文献的发展”。这一惊人的天才壮举,在当时的世界上引起了极为强烈的反响,从而使他的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更加增添了光彩,后来,前苏联小提琴大师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也曾效法地而举行过同种类型的系列音乐会,而且水平和规模有过之无不及,这段经历,一时间在小提琴演奏艺术史上留下了佳话。
埃尔曼是一位艺术生命很长的小提琴大师,他一生与小提琴演奏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58年,他以67岁的高龄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演奏五十周年纪念音乐会”,据记载,当时他那精湛而又魅力无穷的演奏技艺依然是那样的迷人,完全不像是一位67岁的老人在演奏,他的神采和风姿使得在场的听众无不欣喜若狂乃至钦佩之至。人们感叹的是,这位天才的小提琴大师是如何具有那无穷无尽的艺术生命力的。
在20世纪早期,埃尔曼是小提琴艺术界中的一颗如日中天的巨星,和海菲茨等人一样,他也是一位不可思议的天才神童。当然,投身在奥尔教授的门下的确是他成为杰出小提琴大师的重要因素,但反过来说,奥尔也正是遇到了像埃尔曼、海菲茨和津巴利斯特这样的盖世奇才,才得以施展他那伟大的教学法。这正所谓珠连壁合,二者缺一不可。而作为埃尔曼来说,他的确以自己的非凡成就,证明了自己是奥尔众多优秀学生中的一个出色的代表。
如果说有些小提琴家是以炫技般的共性取胜的话,那么埃尔曼就是以准确、细腻和精美出的个性而取胜的。勿容置疑,从演奏技巧方面来看,埃尔曼具有过天生的素质和个人惊讶的把握能力,然而在他的演奏中,却从来看不到单纯的技巧炫耀和肤浅的速度竞赛现象,他总是将他那么有特色的精湛技巧与强烈的音乐性连在一起,以达到一种彼此融汇贯通的升华境界。关于这一点,他总是强调说:“永远不要忘记小提琴是一件歌唱性的“表情”乐器,它所发出的美好声音是仅次于人声的,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小提琴家应该首先明确这一概念,而不要过多地去注意机械的动作和迷恋于耀眼的技巧。”
埃尔曼本人的演奏,完全可以说是一种带有崇高意境和美好趣味的典范艺术。他的演奏具有着丰润、宽厚和甜美的音色,这与他那极其平稳和富有控制力的出色运弓技巧是分不开的。他的这种运弓效果首先体现在合理地运用重量分配以及平衡弓毛与琴弦的摩擦力大小等具体的细节之处,在这方面,他有着十分辨证的看法。对于左手技术来说,他同样有着一套科学的方法,尤其是在对待如何控制手指压力等方面,他自有着一些绝妙的方法。同海菲茨一样,埃尔曼也十分注重于音阶练习,他认为音阶练习是保持和增强左手技术的非常有效的手段。此外,在技术上埃尔曼强调最多的还是左右手的配合问题,他认为演奏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两个手的互相牵制而造成的,单纯地从一方面找原因是不能奏效的,而从另一方面乃至双方面都仔细观察寻找的话,往往使能够很快地发现问题的结症。
在人们的心目中,伟大的艺术家总是具有深刻的逻辑性思维的,埃尔曼也毫不例外。人们从他的演奏中,发现他拥有自一种深刻挖掘音乐内涵的本能,在这方面,埃尔曼往往能够极为准确地抓住作品中的精髓,运用他的一切精湛技能将其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这种感人至深的特殊能力,常常使人们忘记了他是一位单纯的小提琴家,而把他看成是一位具有全面修养的非凡的艺术家。
埃尔曼是一位演奏曲目极为广泛的小提琴大师。在他一生长达60多年的演奏生涯中,几乎涉猎了小提琴音乐文献中的全部作品。他一生中演奏过各国作曲家创作的无数部小提琴协奏曲,然而人们认为他最为精湛的演奏还是体现在对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的演释上。格拉祖诺夫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他的拿手好戏,而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则简直成了他演奏艺术的一种化身,这部协奏曲整整伴随了他一生,而他对这部伟大作品的权威性诠释,也使得这首协奏曲变得更加深入人心,因此人们常说,埃尔曼的名字已经和柴科夫斯夫的小提琴协奏曲融为一体了。埃尔曼除了对大型小提琴作品有精致的演释能力外,还十分擅长于演奏小型小提琴名曲,故此他有着“小品演奏大师”的雅号。在他演奏的这类作品中,柴科夫斯基的《旋律》、维尼亚夫斯基的《传奇曲》、圣-桑的《天鹅》等都十分著名,而马斯涅的《沉思》则使他的这一名声响彻全世界。
埃尔曼的演奏艺术是一种充满真情的、纯朴自优的演奏艺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亲切的感情色彩而又毫不做作。如今,小提琴演奏艺术即将步入到21世纪,值此关头,人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埃尔曼的演奏艺术时,应该看到它是那样的纯静和自然,同时又具有那样丰富和宝贵的优点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也许,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伟大的艺术所具有的永存价值吧。
埃尔曼是20世纪中一位德高望重的伟大艺术家,他的天才技艺和崇高的人品一直都是人们所信加称颂的。鉴于他的威望和艺术影响,许多青年小提琴家都来到他的身边学习,而由于他杰出的艺术成就和优秀的品质,也使得世界上的许多伟大艺术家与他进行了广泛的交往。本世纪优秀的捷克作曲家马尔蒂努,就专门为埃尔曼创作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该曲在1944年由埃尔曼本人在美国的波士顿进行了首演,担任协奏的是波士顿交响乐团,指挥则是大名鼎鼎的指挥大师库谢维茨基。
埃尔曼作为20世纪早期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应该说是克莱斯勒与海菲茨中间的一个过度性的伟大人物。在当代小提琴演奏艺术史上,他是奥尔创立的俄罗斯学派所培育出的成功典范。而这种后来成为20世纪小提琴演奏艺术主要流派之一的俄罗斯学派,也正是由埃尔曼、津巴利斯特和海菲茨这样一批杰出的演奏大师所发扬光大的。所以说,埃尔曼是这种新潮小提琴学派的正宗传人之一。
埃尔曼作为一代杰出的小提琴大师是名垂千古的,他身上所具有的特殊艺术气质和魅力,是令所有后代小提琴家和广大年轻爱好者们所难忘的。一位著名的评论家曾这样评价过埃尔曼;“他是一位感情丰富的音乐家,他不仅能把内心的情感与准确的技巧结合起来,而且有着惊人的演奏气质。这一切都是由他那非凡的音乐才能与精神所支配的,他是一位伟大的、魅力无穷的浪漫主义大师。”
埃尔曼于1967年逝世,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