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情况

盆栽
盆栽

盆栽英文: Bonsai 。在英文词汇中,有些中国的东西,因为最先由日本人传入西方国家,所以称呼都用日本发音。例如:豆腐,围棋,折纸,等等。

盆栽系由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演变而来。至于对观赏植物的栽培,起源于古代园林造景,以摹仿自然山水景色营造园林。夏有瑶参、商有鹿台、周有灵台。汉武帝在建章宫"筑太液池,叠在为蓬莱、方丈、瀛台三山"。北魏中期,宣武皇帝元恪所建景明寺和瑶光寺,寺里"青林垂影,绿叶为文,青苔紫阁,浮道相通,虽外有四时,而内无寒暑。房檐之外,皆是山池,遍布萑、蒲、菱、藕;紫甲黄鳞,出没于繁藻;青凫白雁,浮沉于绿水。

盆栽历史早期早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就有记载轩辕黄帝赏玉的情境;还记叙把黑玉制成"玄圭"(工艺品)送给禹,禹规定各地贡品有"怪石"一项。《周礼》注称,周公植壁于座。《史记·留侯世家》记载,汉初大臣张良,把谷城山下的黄石当宝物供奉以赏。晋代曾任广州刺史的嵇含著《南方草木状》曾记载,交趾太守士燮,向孙权献橘一棵,一蒂结十七个果,当时认为是绝无仅有的祥瑞之物,群臣尽贺,孙权设宴欢饮。东汉东汉(25-220年),在河北望都发掘的东汉墓甬道壁画中绘且陶质卷沿圆盆,盆内栽有六枝红花,置于方形几座上,形成植物、盆盎、几座三位一体的盆栽现象。

盆栽
盆栽

唐代唐代(618-907年),诗人白居易咏《太湖石》:"烟萃三秋色,波涛万苦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岩穴,苔纹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李贺咏《五粒小松歌》:"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宋代宋代(960-1279年)盆景艺术已发展到相当水平。"十八学士图",两幅画有松树盆景;其形盖偃盘枝,针如屈铁,悬根出土,老本生鳞,已俨然数百年之物"元代元代(1271-1368年),高僧韫上人,擅长作"些子景",回族诗人丁鹤年有《为平江韫上人赋些子景》诗曰:"尺树盆池曲槛前,老禅清兴拟林泉。气吞渤波盈掬,势压崆峒石一拳。仿佛烟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壶天。旁人莫讶胸襟隘,毫发从来立大千。"明代明代(1368-1644年)初期,盆景艺术广为发展,并出现理论专著。清代清代(1644-1911年)盆景,尤以乾隆、嘉庆年间最为盛行。嘉庆年间玉溪苏灵著《盆玩偶录》二卷,其中以叙述树木盆景为多,并把盆景分为"四大家"(金雀、黄杨、迎春、绒针柏)、"七贤士"(黄山松、缨珞柏、冬青、银杏、雀梅、枫、榆)、"十八学士"(梅、桃、虎刺、吉庆、枸杞、杜鹃、翠柏、木瓜、蜡梅、木竹、山楂、罗汉松、西府海棠、凤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栀子花)及草花"四雅"(水仙、菖蒲、兰、菊)。

盆栽分类传统的中国盆栽可分成二大类山水盆景山水盆景——以石为主体,树作点缀,配合人物、亭台、桥、船、动物等,以写实的手法创作布局,表达山水景色的盆栽。

盆栽
盆栽

树木盆栽树木盆栽——以树木为主体,石、草、苔及饰物为辅,模仿自然树相,加以剪定整姿,表达各树 种的本质与特性。

树木盆栽的种类很多,普通按盆栽观赏上的重点,可依树型、树数、树高、树种、观赏及格调加以分类。

以树种及观赏分类 常见的盆栽树种及观赏分类表

(一) 树木 常绿 阔叶:榕 、赤榕、象牙树、罗汉松、月橘

针叶:黑松、赤松、锦松、五叶松、杜松、真柏、杉木、桧木、 扁柏、木麻黄、云杉、龙柏、黄金柏

杂木 花木:梅花、杜鹃、花石榴、桩、紫藤、山茶、花木瓜、合欢、 长寿梅、马醉木、海棠、杏花、紫薇

果实:梨、石榴、黄栀、佛手柑、桑、毛柿、姬苹果、状元红、 金豆柑、樱桃

观叶与寒树:枫、槭、黄栌、玉叶、黄连木、榉、榆、朴、

银杏、金柳、垂柳、 柽柳、山想思、石梅、雀梅

(二) 竹草 竹类 墨竹、四方竹、凤尾竹、孟宗竹、孟元竹、金丝竹、葫芦竹、人面竹、桂竹、世竹、 斑世竹、南天竹、棕竹

草物春兰、寒兰、蕙兰、金龙边、草兰、苏铁、苇草、 姬蔷薇、石菖、 风知草、山苔、红苔、绒苔、姬杜鹃

以树数分类

大致分为单干和复干两种。单干树在盆中仅一根树干,复干树在盆中则有二根以上树干。

单干——直干、斜干、曲干(模样木)等。

复干——双干、三干、五干、七干、合植、丛生、连根等。

以树高分类

对於盆栽大小型的区别,由於培养环境不同,各有不同的看法,仅以最近认同 的趋势加以分类: 特大型盆栽 九十公分以上,一五O公分以下者。

宽广的庭园或大规模的展览会,特大型盆栽雄壮威武,曾经盛极一时,出尽风头;但也随著生活空间的缩小,渐渐失去往日的风光。

大型盆栽 七十五公分~九十公分。

这种大型盆栽,顶多两人就可搬动,是目前国内外盆栽 家最喜欢的高度。这种盆栽的气派、格调、古气都能充分表现出来,为生活空间 较大的爱好者最理想的盆栽。

中型盆栽 三十公分以上,七十五公分以下。

这是目前最流行的盆栽,一个人用双手可以自由搬动,管理方便,可任意布罝於玄关、客厅、茶几、礼堂,也是目前国际间最受欢迎、价格最高,同时也是最具观赏价值、最能表现盆栽家盆艺手法的盆栽。

小型盆栽 三十公分以下的盆栽称小型盆栽。

单手可以搬动,管理、观赏方便,可布置於茶几、书桌或小房间,是住在都市内没有充裕空间的爱好者最适合栽种的盆栽。

目前居住环境愈来愈小,小型盆栽在国内外逐渐引起注意。由於成型容易,将紧跟 著中型盆栽成为未来的主流,尤其是十五公分~二十公分的小品盆栽。

超迷你盆栽 十公分左右。日本通称「豆盆栽」。

一手可拿数盆,娇小玲珑,相当可爱。由於体型太小,较无法充分表达盆的意境。管理很困难,所以无法普遍推广,因此爱好者较少,住公寓式房屋者较适合。

盆栽知识盆栽是温室花卉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温室花卉都采用盆栽方式,有些露地花卉也采用盆栽的方式,如一串红、金盏菊等。可以满足冬春缺花季节的市场需要。1.栽植前准备盆栽花卉栽植前主要进行栽植苗和培养土的准备。栽植苗可通过各种繁殖方法或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各种花卉种类不同,对培养土的要求各不相同。

培养土的配制 应选用富含营养物质和物理性状良好的盆栽用土。通常用各种培养土配制而成。各地因材料及习惯不同,配制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兰花类盆栽基质地生兰为腐叶土加少量的沙;气生兰为水藓、椰子块或木炭块等2.栽植技术(1)栽植时期 虽然温室内温度可以调节,但适合栽植的时期应为春、秋、夏季。其中以春季为最佳;秋季较适宜种植,但要注意温度、水分的变化;夏季一般种植一些有气生根的蔓性热带观叶植物,

(2)栽植方法

①上盆 上盆是指把繁殖的幼苗或购买来的苗木,栽植到花盆中的操作。

按照苗木的大小选用合适规格的花盆;还应注意栽培用盆和上市用盆的差异,栽培用盆选用通气性的盆,如陶制盆、木盆等,上市用盆选用美观的瓷盆、紫砂盆或塑料盆等。上盆或换盆前,无论是新盆或旧盆,都应对花盆进行浸洗,除去泥土、苔藓或淋溶盐类。

上盆的方法是先用瓦片盖于盆底排水孔,凹面向下。盆底部用培养土的粗粒、碎瓦片或煤渣填入一层,作为排水层,再填入一层培养土。植苗时,用左手持苗,放于盆口中央深浅适当的位置,填培养土,用手压紧。填完培养土后,土面与盆口应有适当距离(通常为2~3cm)。然后用喷壶充分灌水、淋洒枝叶,置阴处缓苗数日。待苗恢复生长后,逐渐放于光照充足处。

盆栽流派和大类五大流派为:五大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

两大类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我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现在可分为下列七大类:

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