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公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庐江公园,在安徽省庐江县县城北隅。据传,初为明代王晟的私园,有绿水环流,叫做“环碧园”。园北角筑有“香花墩”(今县招待所第三部)。墩上建凉亭,名“瀛州亭”。清初在亭前空地建小庙,名“八蜡庙”。清康熙时,候补内阁中书王朝栋住此,著有诗集《环碧园小草》。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于园西隅建奎星楼。咸丰年间毁于兵燹。清同治间,庐江人、广西巡抚潘鼎新重建。楼高3丈3尺,3层6面,飞檐翘角,铃铎垂悬,筒瓦兽灵,雄伟壮观。以后,园被李鸿章据为私有。民国23年,县人集资从李鸿章后人李经羲手中赎回,开辟为“环碧公园”。同年,县长汪培实重修,于园门两侧刻石联:“春秋多佳日;园林无俗情。”后改为“庐江公园”。1956年,成立园林管理处,浚池疏渠,修桥筑亭,造假山,植树木,种花草,园内楼榭流丹,柳暗花明,游人不绝。

1961年11月,在公园西角建县招待所,后续建二部于西南,三部于西北,四部于东北,先后拆除园内瀛州亭、八蜡庙、奎星楼,公园可游之地,日益狭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