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子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犊子部(梵文:vātsī-putrīya),佛教小乘部派之一,起源甚早,自根本上座部分支,《异部宗轮论》认为它出自说一切有部,是早期部派四大派系之一〈即上座系说一切有部、分别说部、犊子部,与大众部四者〉。

犊子部根据地在拘舍弥地方,源自上座部系统,保留了简朴学风,尊奉《舍利弗毗昙》(因此此书又被称为《犊子毗昙》)。这一派最大的特点,是认为有一个“不可说我”的存在,是佛教中少见的“有我论”者,也因此常受到其他小乘部派及大乘佛教的攻击,指称他们为附佛外道。他们认为,“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移转”。他们的学说,影响到瑜伽行唯识学派,立阿赖耶识为生死流转的根本。

后犊子部之下,又分出四个分支,其中以正量部最为兴盛,它并且取代了原先犊子部的地位,自称为根本正量部。

分支犊子部

法上部

贤胄部

正量部

密林山部(南传佛教称其为六城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