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周安生,画家。出身于书香世家,已出版的《周文彬、周安生、周震三代人书画集》。周安生的山水画作是大制作、大意

周安生

象的山水揽胜,整体作品浑迈而不失灵秀俊雅,厚沉而不乏空灵通透。布局宏阔,结构严谨,造型坚实,为这一山水盛况作出了其他艺术范例无可替代的奠基作用。画家的禀赋以及对于山水艺术的感悟力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应有的验证。取法于宋式巨嶂山水的宏阔雄壮构图,而不拘泥于宋式山水。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相比较,北宋山水惯有的竖式构图以揽略大山水的图绘法式,在周安生的山水画作里得到了另类体现。周安生将北宋竖式构图颠破,继而以横构图或全幅构图作为个人绘画法式,并将古画以及自然界的山水形象加以转化,在呈现出自然山水完整性的同时,周安生并未来折服于自然山水的胜貌,而是以“齐物”的视角,凭借着本心的力量,凭借着天赋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惯见而心又不为之所动的山水,再次纳入了经典性的绘画定义范畴。山水画中较为抽象的结构,在周安生的苦心经营之下变得较为具象。画面结构层次逐渐清晰明朗,深远、平远、高远分而具之,在还原自然景深层感的同时,又将山水突兀而出的瞬间感释放出来,营造出独具个人风貌的山水空间关系。远山近水抑近山远水,沟沟坎坎,急剧倾斜的山丘,小桥流水所在的不同位次,都使观者在不自觉中发现并在内心连接出前后自然贯连而不觉勉强的层层分水岭以及地平线,有效地衔接出一个个明晰灵动、可读、可游、可居的山水形象,从而塑造出一种令人耳目为之一新的山水样式。

周安生细腻敏感的山水笔法则大体源出于“元代四家”的王蒙。对于山体山石的描绘,画家以松紧有致的线条勾勒皴擦出彼此之间相互对立而又咬合的山体结构。结构性线条的娴熟运用为画家表现富有独特律动感的山脉走势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先机条件。浑圆的山体与棱角分明而又内敛的山石构成了局部不稳定性,又和极富稳定感的整体画面之间形成对比,在平凡的方圆交合混用中见其山水极致。细腻轻柔卷曲的笔触,以及苍润的皴法在整幅大势全貌的掩映之下,给人以怡悦的丰富视觉感念。无论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还是峥嵘枯寂的山石,甚或纤弱而内具张力的林木小草,都被溪流、泉水、雾霭、山路有节奏地连接起来,彰显出赋予山水活力的生命之源——气的贯通。周安生所创作出来的类似于宋代宏伟山水的个人绘画语言,使画面中的山川具有了无限生机。他将山的刚毅和水的睿智汇聚于心表现于画。他耐心敷叠的层层皴笔非常自然地界定出岩石结构以及表现的混沌,舒展轻灵的小线条则孕生出生机勃勃的草木。画面中或倾斜或平展的山丘岩壁被画家一一瓦解破释,遂而尽情尽性地塑造出内心的山水形象。

周安生酷爱艺术、崇尚写实。他以虔诚之心,师古师今师造化,无论山水巨作还是花鸟小品,都显示着强烈的艺术开拓精神,但又不囿于古法。他讲究笔墨,又渗透着浓郁的现代意识;他强调写实,又极富强烈的浪漫色彩;他注重内容的丰富多彩,又充满芬芳的生活气息。其作品或苍奇古拙,洒脱奔放;或雄健秀美,出神入化;或沉雄朴茂,大气磅礴;或如泣如诉,诗意盎然。真可谓烟云满纸,气象万千。

[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