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李桂林

1、解放军少将

(1913—1981)湖南省平江县人。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五军三师政治部文印科科长,红二十九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组织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三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警备二团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政大学辽东分校政治部主任,东北独立五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五十军一四九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部长,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基本建设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后勤学院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民国时期陆军中将

李桂林 (1874-?)字馨山,辽宁海城人。少时弃学从军。曾任巡防马队管带。民国后,历任奉军陆军第二十七师五十四旅一O八团教练官、警备队第一营营长等。旋充第一师第一旅二团团长,黑龙江陆军第四混成旅步兵第二团团长。1921年以少将军衔晋升暂编吉林陆军第七混成旅旅长,兼哈绥副司令。1924年任东三省陆军步兵第二十六旅旅长。第二次直奉战时因力抗马厂直军一路,掩护全军撤退被俘。直军优待遣归后,1925年,调任东北陆军第二十六旅旅长,兼哈绥副司令。1927年,授陆军中将衔,率部转战晋北。1930年任吉长镇守使,兼东北陆军步兵第八旅旅长、吉长警备副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在熙洽等拉拢下附逆,任伪满东省铁路警务处处长。

3、教授、主任医师

李桂林,男,52岁,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河北北方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内科学教授、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现担任河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3年,有较强的医、教、研工作能力,熟知呼吸内科领域科研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在《中华内科杂志》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著作2部,曾获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张家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20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掌握内科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精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技术,曾用纤维支气管镜为7位病人取出了几十年未能确诊,给病人带来多年病痛的支气管内异物和结石。对COPD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呼吸衰竭、ARDS、难治性肺炎、感染性休克、重症支气管哮喘、大咯血、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肺癌等危重、疑难病症有较强的诊治处理能力,在河北省呼吸内科领域有较高的声誉,曾被评为张家口市优秀医生、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医学教育优秀教师

2003年防治SARS以来,被任命为河北省防治“非典”医疗专家组成员、省委、省政府赴张家口防治“非典”督查组专家、张家口市防治“非典”医疗专家组首席专家,被省政府表彰为防治“非典”优秀医务工作者,被省卫生厅表彰为省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工作者,被张家口市委、市政府授予个人二等功。

4、李桂林、陆建芬 (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

李桂林

男,42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

女,41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代课教师。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

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