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华

图为演员何中华
●演员何中华姓名:何中华
王朝ID:—何中华—
生日:3月7日
身高:1.76米
体重:65公斤
星座:双鱼
祖籍:吉林
爱好:下棋、桌球、打电动、上网
特长:音乐、武术、舞蹈、骑术、做菜
喜欢的影星:周润发、罗伯特·德尼罗、国内刘德华模仿秀常柳平
最开心的事:看到妈妈的笑容
喜欢的食物:西红柿、马铃薯、肉类
最崇拜的人:战争年代的林彪
最讨厌的人:自以为是的人
最喜欢的事:拍戏,唱歌,好友相聚
最喜欢的国家:新加坡,奥地利
最喜欢的动物:狗和猫
○个人简历1987年毕业于吉林省戏曲学校,京剧科武生
1990年入吉林省艺术剧院先后任键盘手,鼓手,主唱兼小品演员,并进入影视圈
1994年考入吉林艺术学院,音乐系,1997年毕业
○电影作品1990年电影《命夺黄金图》饰马英驹
1991年电影《毒草莓》饰王刚
2004年电影《人间天上情》饰戴文琪
2005年电影《天上掉馅饼》饰医生 导演:喻瀚湫(喻维宏) 合作演员:吴京 马苏 刘亚津 英壮
2007年数字电影《最后的敬礼》饰李维
2008年电影《大漠赤诚》(还未上映)
2008年数字电影《小李广花荣》饰庞万春
2008年电影《热血同盟》饰钟成
2009年电影《别跟狗较劲》
○电视电影1999年《剑少爷》饰张小刀
1999年《皮鞋与球鞋》饰李军
1999年《鬼谷子》饰王诩
1999年《歌声魅影》饰常勇
1999年《燕子盗》饰柴刚
○电视作品1992年30集连续剧《多情剑客》饰荆无命兼武术指导
1993年20集连续剧《浴血狼山》饰丁喜 兼武术指导
1994年20集连续剧《宝城猪罪》饰冯新华
1995年20集连续剧《苍凉后土》饰谭辉
1996年20集连续剧《冬去春来》饰李来阳
1997年18集连续剧《大案追踪》饰祥子
1998年40集香港剧《马永贞》饰罗湛
1999年15集香港剧《刀的故事》饰常胜
1997年40集香港剧《镜花缘传奇》饰雨师/鲁克
1999年40集连续剧《少年包青天》饰沈良(第一单元男主角)
2000年20集香港剧《武状元苏灿》饰康熙帝
2000年30集连续剧《中华英豪》饰双胜
2000年30集台湾剧《机灵小不懂》饰巫大勇
2000年30集连续剧《三少爷的剑》饰谢晓峰(三少爷)
2001年20集连续剧《缉私要案组》饰刘鹏云
2001年30集连续剧《少年黄飞鸿》饰黄麒英
2001年25集连续剧《龙珠风暴》饰慕容山
2002年43集连续剧《流星蝴蝶剑》饰律香川
2002年22集连续剧《烈火金刚》饰肖飞
2003年电视连续剧《天涯追缉令》(又名:《天涯追杀令》)饰七皇爷
2003年电视连续剧《名扬花鼓》饰仰山
2003年25集连续剧《大清洗冤录》(别名《鸳鸯绣》)饰王直夫
2004年30集连续剧《黄飞鸿与十三姨》饰扎方布
2004年30集连续剧《维纳斯之恋》(又名《天上的恋人》)饰钟洋
2004年30集连续剧《李后主与赵匡胤》(别名《问君能有几多愁》《大宋开国》)饰孟昶
2005年电视连续剧《大宅门2》饰曲北原
2005年40集连续剧《少年包青天Ⅲ》 饰庞统
2005年30集连续剧《妈妈再爱我一次》饰陆锦华
2006年20集连续剧《龙门驿站》饰宁王朱信
2006年27集连续剧《边防风暴》(别名《黑吃黑》)饰赵毅坚
2006年20集连续剧《日落之前爱上你》饰林国栋
2006年40集连续剧《聊斋2》饰蜂王
2007年电视连续剧《顺娘》饰周舍
2007年电视连续剧《哑女情深》饰颜承武
2007年电视连续剧《迅雷急先锋》饰陆剑峰
2008年电视连续剧《八仙全传》饰吕岩(吕洞宾)
2008年30集连续剧《大商道》饰郝元尚
2008年20集连续剧《离开男人的日子》饰赵宝军
2009年电视连续剧《丐侠传奇》饰高不就
2009年电视连续剧《毕业后的日子》饰谢东鹏
○所获奖项演员何中华
何中华获得“功夫———中国影视走向世界的桥梁杰出新人”荣誉。
●教授何中华

何中华,男,1962年7月生,山东莒南人,中共党员,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高中毕业,同年在当地参加工作,业余时间自学哲学。因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哲学论文,逐渐为学术界所知。1987年6月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工作,先后被破格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价值论研究室兼职研究员、方克立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丛书"编委会成员。
自1981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文史哲》等学术报刊发表论文190余篇,并参加《历史之谜求解》、《人学原理》等12部著作的撰写,论著总计约200万字。其中,在《哲学研究》发表13篇,有些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有关论点被收入《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哲学年鉴》、《中国社会学年鉴》等权威工具书以及冯契主编的《社会科学争鸣大系·哲学卷》、张新京主编的《中国哲学四十年》等重要资料书,另外《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几十种报刊摘登有关论点,有些论文被收入有关文集,论点被许多学术专著和论文引证(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统计,本人的"论文总被引"和"被引论文"等两项指标均列"哲学学科"前10位中〉,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自1988年以来,为本科生开设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社会发展理论”、“哲学专题”、“哲学导论”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现代化理论研究”等课程,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好评。
主要学术贡献:
一是提出建立哲学学体系的构想,并在元哲学领域进行探索,对于哲学的形上学本性、哲学视野之独特性、哲学比较的方法论原则等问题做了考察。
二是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内涵进行可能的诠释,从哲学观角度“重读马克思”,力图以实际的运思超越“回到马克思”与“告别马克思”的路数,从辩证法和现象学的内在结合上寻找马克思哲学意蕴得以展现的可能性。
三是揭示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的绝对性和超验性,并把它同人的存在联系起来考察,给出了价值范畴的新定义,为突破经验论思维方式的桎梏提供有启示意义的借鉴。
四是对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理论本身进行反思,注重对“发展”和“现代化”范畴的形上学前提的追问,探究在市场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的存在方式及其命运,重思社会发展的存在论含义。
五是考察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提出“互斥论”和“划界说”,引起学术界的争论,在客观上促进了有关研究的深化。
六是从哲学角度阐释可持续发展理念,分析它在实践和理论上面临的难题,凸显问题症结,清算前提和预设本身,推动了该领域研究的进展。
获得奖项
科研成果曾3次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获得三等奖:另 外还获得山东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次。1993年被评为山东大学首批青年学科带头人:同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1996年获山东大学首届"柯利德奖教金":1997年获第二届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称号:1"9年被中共山东省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飞去XX3年获"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奖励基金":2000年8月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1年1月入选山东省社会科学人才库首批成员:2001年1月受聘为山东大学首批关键岗位教授。 2006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科研成果曾3次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获得三等奖;另外还获得山东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次。
1993年被评为山东大学首批青年学科带头人
1993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
1996年获山东大学首届"柯利德奖教金"
1997年获第二届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称号
1999年被中共山东省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000年8月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2001年1月入选山东省社会科学人才库首批成员
2001年1月受聘为山东大学首批关键岗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