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遥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微波遥感是传感器的工作波长在微波波谱区的遥感技术,是利用微波投射于物体表面,由其反射回的微波波长改变及频移确定其大小、形态以及移动速度的技术。

△常用的微波波长范围为0. 8~30厘米。其中又细分为K、Ku、X、G、C、S、Ls、L等波段。微波遥感的工作方式分主动式(有源)微波遥感和被动式(无源)微波遥感。前者由传感器发射微波波束再接收由地面物体反射或散射回来的回波,如侧视雷达;后者接收地面物体自身辐射的微波,如微波辐射计、微波散射计等。

△微波遥感的突出优点是具全天候工作能力,不受云、雨、雾的影响,可在夜间工作,并能透过植被、冰雪和干沙土,以获得近地面以下的信息。广泛应用于海洋研究、陆地资源调查和地图制图。

微波雷达可探测出目的物体的较细节的特征,通过对比数据库,可以分析出目标到底是什么。

紧缩场:可以让球形电磁波变成平面电磁波。

被动接收机的灵敏度大大高于主动接收机的灵敏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