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言
本文选自西汉 刘向 编纂的《说苑·说丛》。
原文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身,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
译文君子的话少而又(或:但是)真实,小人的话多却又(或:但是)虚伪。君子的学识,传入耳内,记在心里,从自身做起。君子做事情,先从一些不易看到的地方开始,最终使一般人不能赶上。君子考虑好事往往不能周全,但思考祸患却多于思考好事百倍。君子在获得财物时要看(把财物施与自己的)对象,施予财物时却不选择人(的品行)。君子的真才实学(由于不张扬)如同空虚一样,又如同没有一样。
加点字寡:少。
藏:藏在
弗及:不及,比不上。
虑:考虑。
祸:灾难,祸害。
百:很多
反义词寡-----多
实-----虚
有-----无
文言知识说“百”“百”是数词,指十的十倍。如“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百”也常表示约数或不定数。如上文“虑祸百之”中的“百”,解释为“很多”。这是文言文中的特殊用法。其特点是表示数量而不一定与量词相配:(1)表示物量时直接用在名词前作定语,如“百感交集”、“百口莫辩”;(2)表示动量时直接用在动词前作状语,如:“百闻不如一见”、“百折不挠”。
题目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前者寡而实,后者多而虚
相关阅读《当代学生 2009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 P28页 第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