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斯米伦风全身盔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麦斯米伦风全身盔甲

此件全身盔甲造型原专属于罗马帝国皇帝麦斯米伦一世。麦斯米伦一世(Maximilian 1459~1519,在位期间1493~1519)善于更新武器,16世纪初,他在现今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城

设兵器制作工坊,尤其在盔甲制作上领导流行,图标盔甲之造型为其首创,后来在1500~1540年间 ,广被模仿且流行于欧洲长达数十年,全套约重30公斤。由于麦斯米伦对盔甲制造业的大力支持,16世纪初问世的新款盔甲就以其名字命名,称为“麦斯米伦盔甲”。这个称谓其实代表融合了德国和意大利护甲制作风格的新的风格。

功用和审美两全

此种盔甲全套约重30公斤,由许多块圆滑的护板拼接而成。护胸采用球状结构,护袖是活动的,可脱掉,还有一个窄窄的护腰。脚部也有宽大的护鞋。全身盔甲由众多独立的板块组成,每一个板块都能覆盖到兵士的身体对应部位。该种全身盔甲融合了当时意大利和德国护甲的特色,外面模仿当时平民服饰的衣褶,广泛采用凹槽设计,既增加了护板的抗力,同时还减轻了重量。

此前,锁子甲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有效地保护兵士免受剑伤。其后,更先进的进攻武器的使用催生了板状盔甲的诞生。这套全身甲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护甲的最高发展水平,对于当时所有手工武器来说,几乎刀枪不入,射来的箭也可以轻松地弹开,而盔甲却毫发无损。盔甲重量均匀地分布在全身各处,兵士穿着它自由活动和跳跃都不成问题。

盔甲制造者都是拥有很高工艺水平的工匠。他们的工作是保护生命,尤其是带兵将领的生命。在做出的盔甲能够有效起到保护作用之后,工匠们开始把心思花在装饰上,让其更为好看和威风。到16世纪中期,盔甲上面开始被刻上不同的图案和场景,还会镀金或镀银。麦斯米伦全身盔甲风格也非常优美,然而,这种盔甲主要用于马上比武大会和阅兵游行活动。因为在战场上,骑士们更喜欢使用一些简单的、不是很昂贵的甲胄。

枪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模式,兵士们需要更多的保护。不过,防弹的盔甲太重太厚,兵士们根本穿不了。到17世纪中叶,只有头盔和护胸还在继续使用。

“最后的武士”麦斯米伦一世

麦斯米伦一世1459年出生于维也纳新城。3岁时就跟父母一起坐牢。1488年,他被关在布鲁格。1477年他与法国勃艮第的玛丽共结秦晋之好。1493年到1519年为罗马皇帝,1486到1519年做德国国王。不管是皇帝还是国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统一了所有哈普斯堡土地,他的统治是奥地利历史的转折点。麦斯米伦一世的一生跟政治和战争有着不解之缘。他的理想主义和革新精神为他赢得了“最后的武士”的头衔。他深知一支受过良好训练专业步兵的价值,创建了一支自己的雇佣部队。

他不仅是一个政治伟人,而且多才多艺,非常欣赏和推崇艺术家和学者,他本人甚至还出版了自己的小说。他鼎力支持盔甲制造艺术,特别是在因斯布鲁克城时。麦斯米伦亲自向自己的盔甲制造者康拉德传授制造盔甲的艺术。德国奥格斯堡的另一位盔甲制造者劳伦斯颇为欣赏康拉德制造的盔甲,于是也采用同样的新技术给麦斯米伦一世做了一套盔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