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坦
孔坦
[公元二八六年至三三六年]字君平,会稽山阴人。生于晋武帝太康七年,卒于成帝咸康二年,年五十一岁。少方直有雅望通左氏传,解属文。元帝为晋五,以坦为世子文学。帝践位,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成帝时,佐王导平苏峻,累迁侍中。帝委政于导,坦每发愤以国事为己忧,忤导,出为廷尉,怏怏以疾去职。疾笃,庾冰往省,对之流泪。坦慨然道:“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相向乎!”冰为之逊谢。
东晋元帝年间,对州、府孝廉、秀才普加策试,皇帝问孔坦:“吴兴徐馥为贼,杀郡将,郡今应举孝廉不?”孔坦回答:“四罪不相及,殛鲧而兴禹,徐馥为逆,何妨一郡之贤。”大兴三年(321年)进行策试时,因时值战乱后,秀才、孝廉多不敢赴考,到场者亦托疾。皇帝欲除署孝廉,而秀才如前制。孔坦上言:“经邦建国,教学为先,移风崇化,莫尚斯矣。”建议申明前制,崇修学校,被皇帝采纳。死后追赠光禄勋,谥“简”。有《孔坦集》留世。坦着有文集十七卷,《唐书经籍志》作五卷。此从《隋书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