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王与(1261—1346),元代法医学家字与之,号正庵,元初永嘉(今属浙江)人。少学诗书,少年时究心法律之学,于古代律法颇多研究,尤注重与医学有关之律令。历任县吏、中书省官员,20岁得部使者刘牧之推荐,为温州路功曹,升杭州路盐官州提控案牍。盐官州濒海,其地常遭海潮冲毁,裂陷数十里,当局竟延请张天师施符法镇压,置工程修复于不顾。与痛迷信之害,倡议迁移民居,重筑海堤,保护辖境,从此民得安居。后以劳绩升为温州路乐清县尹、处州路总管知事,转湖州录事。

王与精通刑律,浙江诸疑案均赖其处决。杭州五库稗钞案,连累者数百人,与“一审顿白”,除为首者法办外,余皆释放;台州无赖田太杀人,嫁罪同姓名商贾,案久不决,与查明该商贾于杀人期间在永嘉经商,有通行证和旅馆住宿单可证,遂将田太法办。至正六年(1346)卒,享寿86岁,李孝光为撰行状。其刑名著作甚富:至大元年(1308),他根据提控刑事诉讼案牍,集而为《无冤录》2卷以明检复之法式,其书为我国法医学上代表作之一,对古代朝鲜与日本的检验学科发展影响颇大,并最先考证“滴骨验亲法”的历史。稍后作《钦恤集》以辨刑杀之情罪。至正三年(1343),刊《刑名通义》以补二集之遗缺,将以救为吏者之失误。是我国古代卓越的法学家。

[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