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哈得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611年)

1607年,亨利·哈得孙受到一家与俄国做生意的英国莫斯科贸易公司的委派,向正北远航,以寻找一条通往中国的航路。当时无人知晓北极地区是被坚冰所覆盖的。人们以为北极冰只是狭窄的条带。

哈得孙一直航行到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以北北纬80o的地方。这比以前所有人到达的地方都要更北面一些。由于遇到了大片的浮冰,哈得孙无法继续往北航行,被迫返回。

1609年,哈得孙第二次远航,再度向北行驶。这次他穿越了巴伦支海,但还是因受冰阻而被迫反航。他转向朝西,试图另外寻找到一条经由西北航路的航线。他沿北美洲海岸航行,远至现今称为“哈得孙河”的地方。他溯河而上,但没有找到通往太平洋的航路。

1610年,哈得孙作最后一次航行,又向北极地区进发。他决定在哈得孙湾过冬,后来证明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由于食品短缺,船员们发动了哗变。哈得孙被弃于一艘救生小船上。右图:1609年,哈得孙遇见莫霍史印第安人。他们告诉哈得孙,并不存在经阿巴拉契亚山脉通往太平洋的路线。

哈得孙第三次探险结束时,他和他的儿子以及5名船员乘坐一艘救生小船,在大海上漂泊。

哈得孙第二次向哈得孙河的航行,得到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支持。6年后,一批荷兰人来哈得孙河河口定。他们把这块定居地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我们知道它就是今天的纽约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