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长郡

长郡中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黄兴路南段,是湖南省级重点中学,长沙四所享有盛誉的中学之一(其余三所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沙市第一中学、雅礼中学)。

校训

朴实沉毅。由彭国钧制定,曾三题字。

校歌

雄杰古潭洲 襟带江湖居上游

旧时人材渊薮 中华兴复共道湘人 多造就

四海皆同胞 况吾才同郡 情连意属相研究

一排排 作壮猷 一行行 步伐遒

看长沙子弟精神运五州 凯歌声 还相续

成绩

1998年长沙市文科状元

1999年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2000年湖南省理科状元,长沙市文科状元

2003年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2004年湖南省文科状元

2004年国际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二枚)

2005年国际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2007年高考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上北大清华分数线47人,录取44人,即湖南省该年四位北大清华

新生中就有一位来自长郡中学

该校具有百年历史。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原校长胡立在上任后对该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大力引进湖南各地名师,使该校进入了一个高速稳定发展的时期。学校高考成绩在近几年一直是全省前列。但有批评指出,该校与众多湖南、湖北的名牌中学一样,极力推行应试教育,压抑学生的创造力思维。

历史

清朝末年(1904年),根据清政府的《奏定学堂章程》关于“各府必设中学堂一所”的规定,由官府筹资,设立了长沙府中学堂,即长郡中学的原名,是长沙地区第一所官办中学。开明绅士龙绂瑞从1904年直到1910年一直任该学堂堂长。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修业学校小学部堂长兼中学部监督的彭国钧建议原长沙府属12县的驻省中学合并于长沙府中学,更名为长郡公立中学。彭国钧为校长。 1914年,改名为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 1917年,该校增设了师范部,改名为长郡公学。 此后多次更名。1952年定名为长沙市第二中学,1984年恢复长郡中学的名称。

杰出校友与杰出老师:

李富春

肖劲光

任弼时

李立三

陈赓

曾三

徐特立

李维汉

郭亮,中共早期活动家,工人运动领袖。

黄克仁

张孝骞

另外还有彭由钧、王季范、易培基、杨东莼、柳午亭、李肖聃、曹典球、周谷城、张曙、郭德垂、刘寄踪、熊亨瀚、文起代、聂履泰、钟伟剑、盛之权、刘畴西、甘泗淇、韩先楚、陈子博、彭平之、罗章龙 沈其震、吕骥、黎澍、李薰,聂伟等。

由于为了均衡长沙地区教育资源的平衡,所以教育局决定取消4大民办学校的初中部,所以2008届的初三毕业班就成为了长郡中学初中的最后一届。有以下班级:

248 253 243 244 245 246 247 249 250 252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51

现在长郡中学初中部已经从麓山国际更改为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长郡双语试验中学位于长沙市政府北,于2009年竣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