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多事之秋2001年是中国股市步入熊途之年,也是券商的命途转折年,该年,券商尚有“微利”。而自2002年起,券商全行亏损一年甚于一年,无论是经纪业务还是投行业务,抑或自营和委托理财业务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2003年来,券商的重大违规事件不断涌现,先后有大连、富友、鞍山、佳木斯、新华、汉唐、辽宁、闽发、云南、大鹏、南方、亚洲、北方等规模不一的券商受撤销、托管或关闭等不同形式的处理。建银百亿注资南方、科技证券,汇金75亿巨资重组银河……种种迹象表明,券商重组已开始进入高潮。中国距向WTO承诺的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的最后时限——2007年已渐行渐近,证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整步伐亦将逐渐往纵深推进。

在2002至2004年期间,华夏证券发生一系列经营失误和重大违规问题,包括 一、重仓炒作股票太极集团600129)、青海明胶000606)、火箭股份(600879),亏损巨大;二、自营证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亏损巨大;三、自营股票为其他公司贷款提供质押反担保,导致资产流失;四、受托投资管理业务违规运作,超过证监会规定的指标,形成风险;五、挪用客户债券回购融资;六、自营证券与受托投资管理业务股票进行倒仓;七、通过保险公司退保的形式,将退回的保费绕过财务核算直接支付给员工个人,以逃避个人所得税;八、高成本大额违规融资,违规变相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担保融资;九、为规避监管,借助所属实体向银行融资。直接导致导致在破产前的最后三年中,公司总资产、总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下降37.2%、3348.72%和6289.6%,账面上只剩下4000多万元,负债高达60亿元。

最后挽救2005年8月12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公司与建银投资共同出资筹建中信建投证券责任有限公司(中信建投),中信建投注册资本人民币27亿元,其中公司出资比例为60%。中信建投设立后,将以华夏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有的全部证券业务及相关资产为基础,照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标准进行经营。而在危机中在伺伏已久的中信证券看来,券商全行业危机导致的哀鸿遍野却不啻于满地黄金。与建银投资联手出资46亿元吞下华夏证券只是第一步,中信证券籍此一役逐渐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真正的老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