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刷石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按用途分为面层粉刷石膏(F)、底层粉刷石膏(B)和保温层粉刷石膏(T)。其中:面层粉刷石膏(F)通常不含集料,具有较高的强度,用于粉刷石膏或其它基底上的最外一层抹灰材料;底层粉刷石膏通常含有集料,用于基底找平;保温层粉刷石膏具有较好的热绝缘性,通常含有轻集料,并且硬化体体积密度不大于500kg/m,用于建筑物外墙内保温。

粉刷石膏产品选用指南

一、产品选用指南

1.概述

按用途分为面层粉刷石膏(F)、底层粉刷石膏(B)和保温层粉刷石膏(T)。其中:面层粉刷石膏(F)通常不含集料,具有较高的强度,用于粉刷石膏或其它基底上的最外一层抹灰材料;底层粉刷石膏通常含有集料,用于基底找平;保温层粉刷石膏具有较好的热绝缘性,通常含有轻集料,并且硬化体体积密度不大于500kg/m,用于建筑物外墙内保温。

2.执行标准

2.1 产品标准

JC/T 517-2004《粉刷石膏》

3.产品的主要技术要求

参数名称

指标要求

面层粉刷石膏

底层粉刷石膏

保温层粉刷石膏

凝结时间(h)

初凝时间

≥1

≥1

≥1

终凝时间

≤8

≤8

≤8

可操作时间(min)

≥30

≥30

≥30

保水率(﹪)

≥90

≥75

≥60

强度(MPa)

抗折强度

≥3.0

≥2.0

抗压强度

≥6.0

≥4.0

≥0.6

剪切粘结强度

≥0.4

≥0.3

体积密度(kg/m)

≤500

4.设计选用要点

4.1粉刷石膏主要用于建筑物室内各种墙面和顶棚抹灰,不适用于卫生间、厨房等常与水接触的地方。

4.2根据适用部位,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粉刷石膏或根据施工需要提出具有特殊性能的粉刷石膏。

4.3抹灰厚度小于3mm时,可以直接使用面层型粉刷石膏;厚度大于3mm时,可先用底层型粉刷石膏打底找平,再用面层型粉刷石膏罩面。

4.4两种墙体材料的组合处,尽可能用大于80克中碱玻纤网格布加强处理。

粉刷石膏施工指导1.抹灰前准备

预留的洞口必须事先留出。

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的阳角做法符合设计要求。

对已完成的产品进行防护:门窗可利用木版条或塑料胶纸防护;楼地面使用塑料布等进行防护;已安

装的管道,防火箱,电器开关箱,线盒,预埋件和设备,栏杆,扶手等使用塑料布等进行防护。

基层处理。

应对基层表面的灰层,污垢,油污等清理干净。

基层上凸凹部分和非预留孔洞等缺陷,应用同类材料处理平整牢固。

门窗框与边缝处采用规定材料填实。

提前对基层洒水湿润,抹灰时不得有明水。吸水率比较大的墙体可先抹一层建筑胶水。

料浆制备。

石膏砂浆物料混合比例应合适,推荐参照建议配合比。

一次投料量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初凝后料浆不得再次加水搅拌使用。

先将水倒入搅拌桶,再倒入灰料,搅拌2~5分钟,使料浆达到合适的稠度,静置5分钟后再进行第二次

搅拌后使用。

2.手工抹灰

操作工艺:

施工准备-基层处理-墙面贴饼冲筋-墙面均匀适量洒水-制备料浆-料浆刮抹上墙-刮平-压实压光-检查

验收。

施工前应先标筋。层高3米以下设横筋2道,竖筋间距为1.5米左右,筋宽30~50毫米。

抹灰厚度应由建筑设计规定。

抹灰厚度为5~20毫米,先BZD2型底层粉刷石膏砂浆打底,再用BZM型面层粉刷石膏罩面。

抹灰厚度超过8毫米时,应分层施工,每层厚度控制在8毫米内,待上一层料浆终凝后再抹下一层。第

一层为粘结层,因此铁抹子不能多次回抹以免造成料浆位移形成空股起壳。用手指轻压无明显痕迹表

明已终凝。

抹灰时用灰板和抹子将料浆抹在墙上。观察砂浆表面略收干时,用H型尺或刮板紧帖标筋刮平压实,

做到墙面平直。

如果表面要进行压光,应在料浆终凝前进行。

抹灰过程中清理的落地灰及修理过程中刮搓下来的料浆不得回收再使用。抹灰使用的工具和机械再作

业完成后应及时清洗干净。

施工完毕的墙面应避免磕碰及水冲浸泡,并保持室内通风。

3.注意事项

每次拌料量应按抹灰面积所需要的量,不宜过多,要做到勤拌勤用。

拌成的料浆要在初凝前用完。已经初凝的料浆不得再次加水搅拌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