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恭俭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目 温良恭俭让

发音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

释义 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态度温和;联合式

近义词 温良俭让、温良恭俭

示例 物有本来,事有终始,以温良恭俭让之德,五者乃圣德光辉。---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二折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子禹问孔子的学生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该国的政事。子贡回答他老人家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他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会把政事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