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
【词目】上上

【读音】shàng shàng
【释义】最上等。
【出处】《书·禹贡》:“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 孔传:“田第一,赋第六,人功少。” 唐·寒山《诗》之二七三:“上上高节者,鬼神钦道德。”
【示例】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维》:“ 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 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水利》:“ 江南之田,古为下下,今为上上者,何也?有太湖之蓄泄,江海之利便也。”
【上上】与创意产业的结合古语云:欲得其上,必求上上。上,积极之态,上上,代表上之上的渐进过程,上与上的相对关系,上上合一的新和谐之境。上上之道,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深层次精神追求。奉行科学人性的“上上之道”东方管理哲学,具体体现在“温和、简单、勤奋、分享”的全员品牌管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人才发展机制和“品质、品位、品德”的终极品牌追求。
经过创意的上上精神是一种信任,一种荣誉感和尊重感。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温和、简单、勤奋、分享的气质。温和,如水一样温和清润,如海一样通达有力;如水一样充满无限渗透力,无形又呈现出不一样的表现形式,融入万物,包容万物,滋养万物;如海一样磅礴有力,蕴藏无穷的创造力,呈现自然的和谐美境。简单,不是单调、无为,而是摒弃复杂,还原生活本质;不猜疑、勾心斗角、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做茧自缚,而是守住心灵的纯洁与宁静,经历人生的风雨后对生命作更高层次的回归。勤奋,是认为自己不聪明的笨鸟先飞,是追求卓越的精益求精,是在最有限的时间里做最实在的事,往时光的脉络里注入拼搏的汗与泪。
【上上】的延伸:上上之道在中国,上上之道,一词最早由工业设计的第一品牌:洛可可提出。从命名成立到未来发展一以贯之的文化理念,它融合了西方设计理念与中国生活哲学,借器道合一的物品传达中国式生活之美。“洛可可”源自法语rococo的音译,是流行于18世纪的一种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艺术风格,是典型的东西方融合的时代。以此命名,旨在中西合璧——开创新的设计风格,将中国文化融入西方现代设计语言,诠释中国式生活美学的上上品味。
如果说“温和的力量、简单的生活、勤奋的习惯、分享的机制”,是因,那么享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人生则是果。
每个人的上上之道:不断提供攀升的空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目标。每个人都是春天里播下的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在社会分享机制的浇灌下,像夏天一样繁茂成长,自己建立枝干,在秋天思索收敛,知道怎样做出成绩、怎样才能得到果实,最终在冬天把果实收藏分享,开创新的人生,在下一个春天里再次生发,走入下一个轮回。
“品质、品位、品德”是上上之道的品牌追求。品质是最基本的追求,包括创意的品质、做人的品质,用高品质来塑造品牌。高品位则包涵了美、愉悦、温暖、安全等情感元素,体现在着装、气质、交流、作品的表达、思想的传播上,塑造中国最有品位的作品、最有品位的设计、最有品位的品牌形象。品德,则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人的关怀,增加人类幸福感;二是对环境的保护,对世界有所贡献,达到天、地、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