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刘洎(?一645)唐代大臣。男,汉族,字思道,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生年不详,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隋末,初仕萧铣为黄门侍郎,归唐后授南康州(治所在今江西赣县)都督府长史。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升给事中,封清苑县男,调任治书侍御史,授尚书右丞,加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代黄门侍郎。他敢于谏诤。劝唐大宗宜少与臣下辩驳,对政事建议慎于取舍。史书记载:太宗欲闻己过,洎曰:“顷上书有不称旨,或面穷诘,无不羞汗,恐非所以进言路”。太宗征辽东时,令他兼太子中庶子(诏兼左庶子),辅佐皇太子李治监国,与褚遂良不相能。帝还,后被褚遂良诬陷而赐死。尚能文,刘洎著有文集十卷,(新唐志及旧唐书本传)行于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