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山河乡
基本概况栗山河乡位于桃江县资江北岸,与大栗港镇隔河相望,与三堂街镇、乍埠回族

乡相邻,距县城35公里。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万多亩,山林4.34万亩,水面1200多亩。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2106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5人。地形属丘陵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有三条主线公路分别与乍埠、三堂街、合水桥相连,与对河乡镇有5个较大的机动渡口连接,水陆交通较为方便。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
总人口
18209
男
9554
女
8655
家庭户户数
5442
家庭户总人口(总)
17892
家庭户男
9341
家庭户女
8551
0-14岁(总)
4484
0-14岁男
2411
0-14岁女
2073
15-64岁(总)
11866
15-64岁男
6191
15-64岁女
5675
65岁及以上(总)
1859
65岁及以上男
952
65岁及以上女
90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7938
产业发展该乡经济以农业为主,水稻种植、茶叶加工、竹木制品业、砖瓦制业为主要产业。中国快餐米粉大王张秉林为栗山河乡毛羊坪村人,他研制的快餐米粉和机械设备曾轰动全国,并在沿河发财港办起了栗山河乡的第一家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其设备和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后力于在长沙开拓发展。
基本设施以栗山河村沿河一带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大成就,一条拥有400多居民,交通、电力、通讯设备齐备,集农、工、贸为一体的农村小集镇已初具规模。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紧跟了时代发展的步伐,该乡成立了文化广播电视中心,并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卫生事业为全乡人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健康保障,乡卫生院经多方改革,以优质服务求得了生存和发展。[2]
教育发展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学条件大大改善,如新建校园面积3700,投入资金201万元,图书、仪器及其它教学设施投入105万元;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共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8000余人,其中到大、中专院校深造的有2780余人,老师的教学论文及学生的学科竞赛等获国家级奖的共35个,省级奖87个,市、县级奖286个。
乡镇发展近年来,全乡人民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克服交通闭塞的困难,积极更新观念,以人为本,艰苦创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多元,开始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