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经济分配
介绍几个名词概念组织在管理学中,组织的涵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静态方面看,指组织结构。
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这一网络可以把分工的范围、程度、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等用部门和层次的方式确定下来,成为组织的框架体系。
从动态方面看,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通过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变革,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从时间上、空间上科学地组织起来,使每个成员都能接受领导、协调行动,从而产生新的、大于个人和小集体功能简单加总的整体职能。
组织存在的理由:个人能力的有限与个人需要的无限之间的矛盾,以及目标或使命的驱使。经济经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本来意思是经世济民、经国济物,也就是治国平天下之意。公元4世纪初东晋时代已正式使用经济一词。
国外理解的经济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西方经济学19世纪晚期传入中国,最初,被直接译为富国策、生计、理财学等词。首先用汉字“经济”翻译economics的是日本人,后来中国人把这个西文日译的词“译”回了中国,成为了现代汉语中的经济一词的另一来源。
广义经济学者提出的概念,经济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就是如何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即在各种主观与客观、自然与人际条件的制约下,选取代价最小而收效最大的那种选择。分配分配的含义:
1. 从整体中取部分,使整体变成几部分,或使相联系的事物离开或区别开。
2. 安排、分派,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有计划地散发或派给。
3. 经济学上指把生产资料分给生产单位或把消费资料分给消费者。组织经济分配根据上述三个词组的单项解释,组合起来有以下几种含义:
安排、整顿使成系统,编制成集体;
服从计划和规则来分配财富,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
对个人则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和生活事物,是取得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和财富的过程;
组织经济分配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一种利用社会资源的选择,反映了组织计划完成目标的方式和活动。
理解组织经济分配组织经济分配重点在组织经济,因为经济就是财富,没有财富分配等于空谈。人们常说的生产、流通、消费三大领域,生产是创造财富,消费是享受成果,但是,没有流通,财富的价值就不能体现,也无法分配,不能享受。农民自给自足不能称为分配,自己的东西叫做使用,
生产企业生产汽车不是为了在厂区开着转圈兜风,转圈也变不成财富。分配是各自的资源互相交换,分配的过程实质是交换的过程,是流通的结果。只有通过流通领域,通过交换,才能获得财富的分配,才能享受成果。不流通,劳动价值和成果是债务,不但不能带来享受,反倒成为负担。
资本如此,知本也如此。大学生、研究生不能在市场上得到承认,所学无所用,照样失业为吃饭发愁。所以,分配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工作和环节。
分配的方式很多,但首先要有组织经济,没有组织经济,就没有可分的东西。组织经济的手段也很多,不同的组合就会产生不同的方法和结果。
几种组织经济分配模式保险是组织经济补偿分配,彩票是组织经济幸运分配,募捐是组织经济慈善分配,银行是组织经济增值分配,股票是组织经济无序分配,基金是组织经济运作分配。
所有的组织经济活动,都是利用人有需求的前提,从而认同参与活动。
保险是利用人对未来风险的担忧,在安全时节,用不影响生活的余钱,安排可能不安全变故风险到来时的准备工作,未雨绸缪,完全是心理认识。
彩票是利用人以小搏大,换取巨大财富的投机心理,买一注彩票,就是买一份企盼,把它展现开来,可以用梦想的形式预演一番任何人间喜剧。尽管只是千万分之一的概率,但是如果不买,概率就是零!千万分之一比零,也是无穷大。没有中彩?有什么关系!再花一点钱,续上梦想,这样就可能构成充满希望的一生!
募捐是利用人的爱心和名誉的满足,有舍才有得,布施金钱,就会获得金钱,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银行、股票、基金是利用人对资本增值的需要,提供资金存放的场所,从而吸纳资金。
所有的分配都要遵照人对活动规则的认同,愿赌服输话俗理不俗,没有这两方面认同,组织经济分配活动就会出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人都是自私和贪婪的,正是因为人的本性的弱点,才有人加以利用,制造各种骗局为己谋私敛财。典型的滚动集资、金字塔计划、甚至现代老鼠会,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前主席伯纳德·马多夫(BernardL.Madoff),利用庞氏骗局手法诈骗公众资金500亿美元,就是明证。组织者就是利用了人的自私和贪婪,只想自己发财,不管别人如何。结果,少数人确实分配到了巨额财富,但绝大多数人却成为垫底者,拿出了自己原有的财富被别人分配。残酷的是,即使事前说明,参与的结果有可能象买彩票一样本钱无归,但是,巨大的利益诱惑,仍然会让少数人铤而走险,大多数人趋之若鹜。认同规则自愿参与活动,虽然可以堵住献出财富的人嘴巴,愿赌服输不好张口,但分配不公平的感受会用另外的形式在其他途径发泄,从而造成社会动荡和不稳定。理解组织经济分配活动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
消费投资,组织经济有序分配消费投资,组织经济有序分配,是基于上述原理和原则设计的一种活动方案。
消费是建立在人有需求的前提上。有消费需求必定有购买,有购买就会有销售利润,有利润就是对社会的贡献。以往的利润是被中间环节分配,是按照社会上已经存在的,大家认同的各种市场规则来分配。只要大家认同新的分配规则,这部分利润就可以按照新的方案分配。
投资是组织经济活动。消费投资就是建立在人需求产品必须消费基础上的组织资金,从而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消费是建立在有需求的前提上,投资是建立在对资本渴望增值的基础上。
消费投资能否进行,取决于参与者对产品需求以及分配规则和结果的认同。消费取决于对产品的需求和认可,投资取决于对分配结果的认同和满意度。
能否接受产品消费,产品性价比是核心。没有理由拒绝物美价廉而且需要的产品。
愿否参与投资活动,分配结果是关键。投资金额多的,关注回报率,投资金额少的,不仅关注回报率,还关心本金安全性,稳赚不赔的投资会被大多数人接受。
所有的人都为回报工作,都是在工作量大小,工作程度难易,投入回报率高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平衡比对,做出适合自己的机会成本选择。参与的人能否认同,关键是要公开透明,让参与者真正了解结果,才能无怨无悔有怨怪己。参与的人能否共赢,重点是分配方案的设计,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公共财富,才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证。
如何做到这一点,要从分配方案的量化分析来比照评判。记住两点原则,购买产品,性价比是试金石,参与活动,保证本钱回归是分水岭。这是最基本的底线,是道德底线的量化反应。
根据生产消费者理论和组织经济有序分配的原则、原理,设计的新型消费、分配方案,通过推荐营销模式,把好产品介绍给广大消费者,让消费者不仅能享用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瑰宝,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合理报酬,真正做到有奖享用。更能体会到,帮助朋友的幸福和赚钱成功的喜悦。既加深了与朋友的联系和友谊,也增强了自信心和增添了业余生活的情趣。
什么是高性价比?不仅免费使用产品,还要得奖!白使用产品还有奖,这样的性价比是目前市场上没有竞争的。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您可以不花钱,但总要做一些工作。酒好也怕巷子深,我们需要的是让大家告诉大家,无私口碑传播虽然好,但合理的有偿口碑传播,对推广好产品更快捷。
方案的特点1. 每个投资者只允许投资相等金额,称为均额经投。起点平等,过程公正,在适度竞争中实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相对公平。目的是防止资本垄断,避免弱小的投资者吃亏。
2. 均额经投是全体投资人集中闲散资金用于具体项目经营,投资者并非以委托理财孳息为目的。不涉及股票、债券、基金、期货、外汇等金融行业,所以不存在扰乱金融秩序的问题,在现行的法律上不违法。
3. 投资对象是个人,个人的投资会得到很好回报,风险可以控制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可以引导资金,从不能用于生产、流通等实际经济活动人们的手中,转移到能将其用于实际经济活动的人们手中。并可以将分散在各人手中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质是资源公用,利益共享,风险分担,信用合作,同舟共济。
4. 闲散资金只有聚积起来才能成为资本;资本通过流动会产生增值创造价值;小本投资,自由创业,不用开店铺,零售占市场,借助公司力,代理好产品。诚信做根基,口碑传影响。建立服务群,融入大系统。个人小网络,互联增价值。培训找帮手,团队有分工。自立求生存,互助共发展。利用规则、有序对创造的财富再分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保证生产消费过程的通畅,增加流通速度、增值速度和规模;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富裕,改变社会经济结构,藏富于民,流金生辉,扭转国富民穷的经济模式,让民强国富,使国家稳定和谐健康发展。
方案的意义1.中国人为什么不敢消费?通常认为,消费不振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消费意愿不足,其二是消费能力不足。而消费意愿往往又受限于消费能力。从常年居高不下的储蓄率来看,中国人其实可以为消费做出更多的贡献。中国人之所以要在负利率的当下坚持存钱,是由其他原因决定的。换句话说,他牺牲了眼前的享受,并不完全是没有消费能力,而是出于无奈。由于大多数中国人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或者社保水平很低。特别是农村居民和没有退休金的城市居民,必须自己筹划养老。为养老而储蓄,是中国人继“养儿防老”之后的第二个最深入人心的养老方案。除了“存钱防老”,中国人还必须“存钱防病”。昂贵的教育收费自然也是中国的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总的来说,由于政府在公共事业上投入不足,一个理性的国民就必须克制眼前的消费,而把大部分收入存进银行,以备未来生活所需。
2. 消费的走向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费需要、二是消费能力、三是消费意识和习惯、四是消费环境。消费行为相对来讲刚性是比较强的,人们总是要吃穿住用行,它相对于收入和价格的弹性都比较小。从收入角度讲,中国的消费不仅和当期收入有关系,还和既往的存量收入或者储蓄有关系。由于我们在医疗、养老、上学、就业等各方面的保障不健全,每个人都需要自己储蓄一部分钱来应对自身的收入波动。只要增加居民收入,引导消费意识,培养消费习惯,改善、拓宽消费领域,创造消费环境,打消老百姓不愿意消费的顾虑,把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起来,消费就会增长。
3. 消费还取决于分配,如果通过组织经济形式,形成巨大的团购优势,获得采购成本的价格优惠,让每一个成员享受到消费的优惠,在消费时创造收入而不是支出,按劳取酬,按贡献分配,多劳多贡献多得,奖勤罚懒,有序分配。别人的消费积分,“我”也可以参与分配,通过有序分配,在不影响每个成员的利益前提下,拉动民间投资,带动消费,从而集中资金,产生利润,让一部分人先享受到丰厚回报的利益分配,这种回报会有序地惠及每个成员。就可以通过方案的实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活跃市场、货币回笼、盘活资金、解决就业、促进增长,度过金融海啸带来的暂时的经济危机困境。
4. 居民消费风险包括三种:一是可及性风险。即有钱也买不到的风险,如洁净的水和空气、治安等。二是可获得性风险。即买不起的风险,如保健品、奢侈品、教育、医疗、养老等,如果没钱就不能消费。三是信息不对称风险。各种产品的质量如食品、药品以及医疗、教育等,由于受知识分工的限制,人们对各种产品消费的质量和安全性是不清楚的,往往是被动接受,等到出现了严重后果才知晓。上述三种风险直接影响到公众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从社会层面来看,往往导致消费的严重不平等,因此需要对居民的消费风险提供保障。但是,谁来提供保障?怎么提供保障?怎么才能具备提供保障的能力?通过消费组织规模化的形成,强化了消费群体话语权的力量,自己保障自己解决上述问题。
5. 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消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最本质最实用的分配方式,就是就业,这也是国民经济初次分配最基本的市场经济之分配方式。就业的广义定义可以理解为:凡是在市场经济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循环和演变过程中,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收入的岗位或是职业。这个就业概念不仅包括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的就业范畴,而且还包括国民经济二次分配的就业范畴;不仅包括实体经济领域的就业范畴,而且还包括食利经济或是叫虚拟经济领域的就业范畴。也就是说,凡是能从市场经济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循环和演变过程中,可以获得收入的任何岗位或是职业,都可称之为广义上的就业。互为服务就是就业创业!就人类的最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来说,通过就业这种分配方式,来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收入需要,并满足他们的衣食住行用等的基本生存需要和生活享受需要,乃是理所当然和天经地义的。这也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最根本、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
6. 消费投资,均额经投,组织经济,有序分配方案,是实验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新思路,寻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的新方法,响应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的具体实践。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求,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也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探索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而先富帮后富,带动全体共同富裕的具体举措。通过消费投资,改变消费者身份,实现用自家货,卖自家货,夸自家货,稳定一部分忠诚消费者,口碑传播,以消结网,以网促销,最终引导消费,从而稳定市场,进而扩展市场,实现组织经济。利用有序分配改善人民经济状况,解决社会保障问题,风险分担,资源公用,利益共享,互帮互助,改善人际关系,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体现公平正义,促进稳定和谐。通过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推动两个文明同步发展,用物质文明带动精神文明,为实现网络生活化,生活网络化奠定基础,探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