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安镇
乡镇概况联安镇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西南部,是一个既靠山又面海的平原地区,总面积50.08平方公里。与附城、梅陇、红草三镇相接壤,距县城6.2公里。随着县城324复线的贯通,成为名符其实的市郊镇。联安镇地饶物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民间上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背靠八仙状元山,面向长沙银海滩,中间一片肥沃土,耕种养殖美名扬”。东南濒临红海湾畔,海岸线长16公里,有2万多亩的鱼塭和近万亩可供开发的海滩涂,主要出产大量有名的海产品:血膳、白膳、膏蟹、乌羽蟹、双膜蟹、沙虾、白刺虾、花虾、牡蛎、乌鱼、左口、赤九、蚶、茳蓠等,一部分海产品还销往港澳台和国内各大城市;西北部为丘陵地带,群山环绕如天然屏障,山林面积1.61万亩,有水果面积近4千亩,主要种植荔枝、龙眼、柑桔、橄榄、杨桃等水果;东南部、中部是广阔肥沃的平原,耕地面积19247亩,以种植优质水稻和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是海丰县七大粮产区之一。近年来, 先后被市、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计划生育”、“移风易俗先进单位”、“先进乡镇”、“文明村镇”“汕尾市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公路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殡改、税费改革、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农业结构调整等各项工作走在全县前列。[2]
区划人口1957年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7公里。大液河经境内流入红海湾,南面有16公里长的红海湾岸线。辖友爱、优冲、磜头、霞埔、永乐、田心、联田、联新、联英、联川、坡平、联南、唐寮、围寮、和平16个管理区和渡头居委会。[1]2005年底,总人口34170人,其中农业人口31294人,占总人口的91.6%;渔业人口1200人,占总人口的3.5%,非农业人口1676人,占总人口的4.9%;此外还有旅居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1万多人。
经济发展200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3.9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068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5218万元,农业总产值2.567亿元,农民人年均收入4058元。
基础设施全镇已全面实现“三通”,即通路、通水、通电。镇通行政村公路路面已全部实现水泥化,总里程48公里,实现了全镇“三纵三横”公路交通建设蓝图的目标,形成串珠型的公路交通网络。各项基础设施日益改善,有日供水量7000吨的自来水厂一座,95%以上的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水利干渠总长40公里,能保证全镇农田灌溉用水,其中大型的水利设施有东关联安围联安段全长5.2公里、三丰堤围全长15公里、硫酸河排灌渠全长7.5公里。
历史名人联安镇地灵人杰,历史上人才辈出。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十五省拔贡元、廷试第一名马尚琮,任过巡抚之职;在清代未期民国初期的历史人物有两广都督陈炯明;大革命时期曾任红军第六军二师师长彭桂烈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陈潮烈士及145名不同时期牺牲的烈士。解放后更是人文蔚起,有原在湖南省军区任司令员、广东省军区顾问的彭沃;原任广东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的黄志忠,还有一批文化、艺人、教授均孕育在这块土地上。现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7所,在校学生3641人。
民俗民风联安镇是一个民风淳朴、礼谊之镇。联安人民自古以来就有文娱体育活动的传统,从建国到现在,许多乡村都有过业余“戏班”、“曲班”、“狮班”、“龙舟队”、“排球队”等组织。每年的端午节,联安镇有举行龙舟竞赛的传统,并有一部分船队经常获得县级龙舟赛冠亚军的称号,在我县享有盛名。联安人还有打排球的习惯,许多乡村都有排球队、排球场,是该县排球之乡,特别是霞埔村先后多次在春节期间成功地举办过全市男子排球邀请赛,上级文体部门对此予以充分肯定。[2]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总人口
24157
男
12595
女
11562
家庭户户数
5317
家庭户总人口(总)
23950
家庭户男
12490
家庭户女
11460
0-14岁(总)
8344
0-14岁男
4561
0-14岁女
3783
15-64岁(总)
13576
15-64岁男
7005
15-64岁女
6571
65岁及以上(总)
2237
65岁及以上男
1029
65岁及以上女
120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3292